
百科
文章平均质量分 50
BabyFish13
不要急,慢慢来;控制好节奏,奋斗到底!
展开
-
秦亡后名将王翦的后代分家避祸,不料造就了2个千年豪门
来避免有可能的灭门之祸。然而他们谁都不曾想到,只是一个迫于无奈的自保动作,不料竟一举造就了2个千年豪门。原创 2025-03-17 19:53:09 · 1022 阅读 · 0 评论 -
很多聪明人为啥最后还是输了?--韩信大结局,只因一项性格缺陷!
作为贵族阶层,有个典型的心理特征,往好了说,是自尊心和荣誉感超强,往坏了说,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玻璃心。一旦遭遇批评或者挫折,打破了心理预期,他们马上就像换了个人一样,或悲戚、或暴走,甚至失去理智,人品倒退回巨婴状态,成为部门或公司的气氛破坏者,也严重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正常状态下,工作能力很强,接人待物也有礼有度,情智双高,一如战场上挥斥方遒,职场上平步青云的韩信。的字面意义,就是迟钝的力量,但与单纯的迟钝不同,它更是一种对于困境的耐力,对于变局的弹性,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原创 2024-05-17 15:59:28 · 628 阅读 · 0 评论 -
刘邦的创业团队是沛县人,朱元璋的则是凤阳;要创业,一个县人才就够了
当人们回顾刘邦和朱元璋的创业经历时,总是会感慨他们起于微末,都创下了偌大王朝,成就无上荣誉。尤其是我们查阅史书时,发现这二人的崛起班底都是各自的家乡人,例如刘邦的班底就是沛县人,朱元璋的班底是凤阳人。二者各自的家乡都走出了很多的传奇人物,这些人物帮着他们打下了天下。而有意思的是,那些名动天下的牛人们,在此之前还只是一些普通人,要么是杀猪的屠夫,要么就是要饭的乞丐。对此我们忍不住提出疑问:在历史上往往人才难得,为什么刘邦和朱元璋的家乡就有那么多卧龙、凤雏?他们俩的运气怎么这么好?原创 2024-05-15 14:06:19 · 1528 阅读 · 0 评论 -
“王翦五讨赏地,萧何三贬其身”的背后,正是智者安身的处世之道
冯子曰:智者,术所以生也;术者,智所以转也。智慧的人,从不蛮行横性,而是懂得如何在世道和自我之间谋得最佳的处境。最近在《智囊全集》中偶然瞥到的一则小故事,恰如文首所言。原创 2024-05-08 11:30:08 · 945 阅读 · 0 评论 -
陈胜许诺‘苟富贵,勿相忘’的那些工友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按道理,与陈胜有交情的人并不止这工友一人,在他之前,来找陈胜的故友旧亲肯定大有人在,如果陈胜不是薄情寡义,就算国事繁忙,但是吩咐一声,让下属把这些人安置好,或者说明一下,都是没问题的。也许有人会说,本来陈胜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是打算好好提携这位工友的,你看刚来的时候陈胜不也是热情的带着他一起游览王宫么。当然,还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疑问就是,陈胜的那些工友们,在他当王之后,到底过的怎么样?然而人性是脆弱的,不知不觉中,他就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迷失在滚滚红尘中,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原创 2024-04-18 11:29:12 · 427 阅读 · 0 评论 -
建都寿春的袁术兴亡史
孙坚虽然打仗勇猛,却是个嫩头青,他见朝廷说要杀掉王睿,王睿又一样轻视出身寒微的他,便同意出兵杀掉王睿,他带兵来到荆州城下,设计欺骗王睿放他入城,然后出兵围住王睿,逼迫王睿自杀,他也因此得到了荆州数万士卒。当然了,在攻打徐州的同时,袁术也在江东布局,占领了江东六郡中的四郡,但后来朝廷任命刘繇为扬州刺史,但扬州已经被袁术占领,刘繇便将治所放在丹阳郡,并以此作为基地,发起了对袁术的攻击,将袁术的势力赶出了江东。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袁术的地盘很小,为了在三国时期能够立足?原创 2024-04-18 11:28:53 · 989 阅读 · 0 评论 -
一口气看完五代十国史
五代十国与五胡十六国一样,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著作《新五代史》,是对五代与十国的合称。五代十国开始于公元907年朱温称帝,结束于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北汉,历时72年。说起五代十国,很多人第一感觉就是非常乱。又是五代,又是十国,又有朝代又有国家,这一直是好多人都搞不清楚的问题。其实,真实的五代十国并不乱,简单的说就是五代为主、十国为辅,最后被北宋大一统。原创 2024-04-16 11:16:27 · 1141 阅读 · 0 评论 -
中国八大古都,分别是哪8个?
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或者在全局范围内看呈鼎立之势的大的政权的首都,称古都,又称都城、国都等,是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和文化中心。原创 2024-04-16 10:13:28 · 1425 阅读 · 0 评论 -
大唐极简史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以其疆域辽阔、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繁荣而著称。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他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使得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唐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和进步。唐朝的政治制度以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为代表,打破了门阀士族的垄断,使得更多的平民有机会参与国家治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强盛。原创 2024-04-12 15:49:01 · 748 阅读 · 0 评论 -
一文看尽西周275年12王历史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西周由,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周穆王又筑北杏都(今山西太原南),作为军事前哨和征赋的重要地区。公元前771年镐京陷落,周幽王被杀为止,西周灭亡,共传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历史上称西周长治久安的局面为成康之治。原创 2024-04-12 15:26:49 · 2089 阅读 · 0 评论 -
春秋五霸到底是哪五霸?
周武王灭商后,以分封制的形式分封各路诸侯以拱卫周王室的统治,在西周时期相对来说还比较平稳,但是自周平王东迁后,东周分为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诸侯混战,春秋时期诸国林立,先后出现了五位霸主,合称为春秋五霸,那么这五霸到底是谁呢?原创 2024-04-12 14:33:17 · 1112 阅读 · 0 评论 -
负荆请罪将相和之后的廉颇蔺相如,下场如何?
将相和的故事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这个故事来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并被许多版本的语文教科书所收录,而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成语也都是出自这个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并没有讲将相和之后的内容,实际上,蔺相如和廉颇两人在将相和之后的结局并不好,最终一死一逃。那么,他们在将相和之后经历了什么呢?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是因为他们的关系又破裂了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将相和之后的故事。原创 2024-04-11 15:59:07 · 1004 阅读 · 0 评论 -
唐朝诗写得好,人品却倍受诟病的诗人
可是元稹这个好男人是伪装的,元稹本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人,当时的元稹和崔双文恋爱,已经开始谈婚论嫁,可是遇见了家世更好的韦丛,元稹忘记了和崔双文的花前月下,转身迎娶了韦丛。当时正值武则天执政,宋之问为了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极力攀附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俩,甚至还在张氏兄弟如厕时,在一旁伺候提尿壶。,张氏兄弟被杀,武则天退位,宋之问被算作张氏兄弟的党羽,被贬到泷州,就是今天的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幼时背诵的唐诗,沉醉于诗词的世界里,长大后去看那一段历史,原来人品和才华之间,是有一道鸿沟的。原创 2024-04-11 13:49:16 · 429 阅读 · 0 评论 -
五位被才华掩盖的渣男
直到抗战结束,也没等到郭沫若回来,郭安娜对郭沫若用情至深,自己带着子女毅然来到中国,却发现郭沫若早已另有家庭,可怜的郭安娜,竟独自带着五个孩子,住在大连,一个人把五个孩子抚养长大。作家谢冰莹,也就是冰心奶奶,在《于立忱之死》一文中,根据其与于立忱生前谈话内容写道:他说跟安娜根本没有感情,要正式提出离婚,结果我受骗怀孕后,他就敷衍我,肚子里的孩子已经三个月了,他要我把孩子拿掉,我才恍然大悟,才知道原来他是寡廉鲜耻、人格扫地的大骗子,我恨透了他,实在无脸面见人,我要自杀。郭沫若这心理素质,真是杠杠的。原创 2024-04-11 09:53:57 · 1446 阅读 · 0 评论 -
盘点大唐十大“塌房”明星诗人
这是一个诗歌的盛世,在这个朝代,最大的明星偶像,几乎都是诗人。他们是时代的顶流,享受时代的红利。但若无艺德,不能坚持儒家道德主义的人生观,不能坚持文艺为老百姓服务的价值观,则随时可能遭到流量的反噬。绯闻、八卦、黑料,若隐若现。尽管隔着千余年的时光,我们还是很容易找到这些偶像当年塌房的蛛丝马迹。而且,偶像人设越完美,塌房现场越惨不忍睹。原创 2024-04-08 14:31:38 · 1359 阅读 · 0 评论 -
东汉末年为何会天下大乱?不是黄巾起义,而是3大集团的政治斗争
东汉末年大乱的原因不是黄巾起义,也不是宦官乱政,而是朝廷之中宦官、外戚、士大夫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黄巾起义发生于184年,但起义仅仅持续了10个月时间,就被卢植、皇甫嵩、朱儁等人率领东汉政府军平定了,虽然黄巾余党持续了十余年,但本质上并未影响东汉政权。原创 2024-04-03 14:31:37 · 1021 阅读 · 0 评论 -
两汉九大名将
汉朝拥有一群英勇无畏、战功赫赫的将领,他们的伟业,,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原创 2024-04-03 11:19:51 · 714 阅读 · 0 评论 -
一文读懂匈奴历史
匈奴,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崛起和衰落,不仅影响了中原王朝的兴衰更迭,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北方的民族构成和文化面貌。原创 2024-04-03 10:19:19 · 906 阅读 · 0 评论 -
汉武帝打了一辈子匈奴,为何失去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公元前103年,这是漠北之战后第16年,霍去病去世之后14年,卫青去世之后3年。汉匈时间,烽火再起。从这年开始,到公元前90年,一共13年间,汉匈之间,进行了4次大规模战役。然而,与战果丰硕的卫青霍去病时代不同,此时的汉朝皇帝,依然是汉武帝,这4场战役,却难求一胜。这是为什么呢?难道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离开了卫青霍去病,就不会打仗了?原创 2024-04-03 10:01:23 · 993 阅读 · 0 评论 -
悉数大唐十大名将,一人是武圣人级别,两人再造大唐,四位是胡人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武力值最高的时期,战争几乎贯穿了大唐289年的历史,因此涌现出无数的名将,如果只能遴选十个,争议一定会非常大。我挥动砍刀,保留如下十位,供大家探讨:李靖、李勣、苏定方、王忠嗣、哥舒翰、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高仙芝、李晟。原创 2024-04-01 15:59:11 · 1010 阅读 · 0 评论 -
“燕然勒石”是由裙带关系主导的一道“送分题”?
更无耻的是,当刘肇继位(汉和帝)后,她听说梁贵人家族弹冠相庆,大为恼怒,硬是找碴儿将国舅梁竦赐死狱中,活活吓死了刘肇的生母梁贵人,连另一个国舅梁松的妻子舞阴公主也被发配到新城。其实这个时期的匈奴已经很衰落,裂成南北两瓣,南匈奴成为汉朝的附庸国,北匈奴被揍成了落水狗,与汉朝中间又隔着南匈奴,就算想抢点嚼裹也够不着,只能在遥远的西域跟汉朝的办事处(西域都护)叫叫板。当晚,有了底气的汉和帝亮出了獠牙,命刘庆向郑众传话,让他搜集皇帝诛杀舅父的先例,一方面学习揣摩先进经验,一方面为清除窦氏家族寻找理论支持。原创 2024-04-01 14:33:06 · 260 阅读 · 0 评论 -
勒石燕然的窦宪,打得匈奴只得为害欧洲了
匈奴,一个与汉族争斗了数百年的民族,在大大小小上百场战役中,双方一直打得你来我往。在东汉,一个罪臣指挥了汉民族与匈奴的终局之战。更令人想不到的是,终局之战北匈奴的战败却整得离中国相距甚远的欧洲崩溃了。窦家,东汉时期颇有影响力的家族,也是一个让匈奴闻风丧胆的家族。在窦家历史上,窦固、窦宪两次出征讨伐匈奴,取得赫赫战功。令人没想到的是,窦宪出征北匈奴凯旋,却把欧洲给整崩溃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创 2024-04-01 14:29:12 · 716 阅读 · 0 评论 -
对外作战谁最强?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捕鱼儿海就是现在的贝尔湖,虽然相比狼居胥山偏东南,但离中原也足够远,而且蓝玉深入漠北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歼灭北元残余势力,蓝玉能够完成这一战略目标,一靠运气,二靠坚持,史料记载,当时明军星夜兼程赶到百眼井(离捕鱼儿海只有四十里),仍不见敌兵,蓝玉曾多次想引兵返回,都被王弼劝住,蓝玉只得咬牙坚持,而且军队。骑兵为前锋,长驱直入攻下了突厥颉利可汗的牙帐,颉利单人独骑西逃,其部众大溃,唐军斩首万余级,俘虏匈奴人口十余万,杀其妻隋义成公主,后颉利被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获,押送长安,多年),结果遭遇北匈奴的使者。原创 2024-04-01 10:59:24 · 1448 阅读 · 0 评论 -
中国史上六次人口大迁移
历史上,中华民族在不同的朝代,一共有过六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浪潮。原创 2024-04-01 10:39:06 · 1673 阅读 · 0 评论 -
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大将军,到底谁才是军中老大?
最低一级的将军包括鹰扬、扬烈、折冲、虎烈、宣威、扫夷、扫寇、扫虏、扫难、扫逆、讨寇、讨逆、讨虏、讨难、讨夷、荡寇、荡虏、荡难、荡逆、昭武、昭烈、昭德、破虏、捕虏、宣德、威远、宁远、伏波、虎威、凌江、明威、骧威、厉威、威厉、威寇、威虏、威戎、威武、武烈、武毅、武奋、绥远、绥边、绥戎、殄吴、殄夷、殄寇、殄虏、殄难、厉武、厉锋、虎威、虎牙、广野、横野、立义、怀集、建忠、横海、楼船、复土、忠义、建节、翼卫、怀远等,一般为五品将军,多为太守加官或从征将领。法正的扬武将军,沮授的奋武将军,以及书圣王羲之的右军将军。原创 2024-03-26 14:51:27 · 3522 阅读 · 0 评论 -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9大阳谋
阳谋这个词最早出自毛主席,是指随势而发、光明正大地利用计策,达到自己的目的,就算别人识破这个计谋,也无计可施,就算对方已经看出这是个陷进,也不得不跳进去。那么阳谋和阴谋有什么区别呢?阴谋是指暗中做坏事,在对方不知道的情况下,给对方设置圈套,其基本方法是基于事实的谎言。而阳谋是光明正大地达到目的,阴谋一旦被对方识破,就会前功尽弃,甚至会被反将一军,阳谋就算被识破,对方也是无法破解,就算对方知道这是个火坑,也得往里跳。所以阳谋更胜一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9大阳谋,明知道是陷进,对方也无法破解。原创 2024-03-25 15:19:04 · 1258 阅读 · 0 评论 -
西汉权臣之霍光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霍光作为奉车都尉,他的职责不仅是驾车,更是要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中不断学习和成长。他的谥号看似尊贵,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他当时仅有八岁,还只是个玩泥巴的小孩子。其中,霍光已经成为了大将军兼尚书事,权倾朝野,上官桀和金日磾也如同他的左膀右臂,地位显赫。看似霍光再次胜利,但汉宣帝是个重感情的人,心中明知许平君之死的原因,从此与霍光之间的隔阂悄然滋生。霍光的工作态度可谓是一丝不苟,他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将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这种高标准的工作作风,让他成为了汉武帝身边最可靠的助手。原创 2024-03-11 15:59:30 · 1217 阅读 · 0 评论 -
巫蛊之祸——汉武帝后期的一次重大事件
江充自得宠于武帝后,嚣张跋扈,得罪了不少人。这个刘屈氂就是在第二次巫蛊案中把公孙贺拉下来后上台的,和江充沆瀣一气,属于巫蛊案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不愿意让刘据控制局面,结果双方士兵就起了冲突,京城一片大乱。年前就开始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在刘据身上花费了大量心血,他并不相信苏文的一面之词,认为太子只是害怕,再加上痛恨江充,所以才会发生这样的事。在江充的大刑下,被抓的人只能胡乱招供,认识的人全部被当成了巫蛊案的同党,被抓的人由一家扩大到一族,由一族扩大到一乡,只要被抓进去就被江充扣上一顶利用巫蛊术诅咒皇帝的罪名。原创 2024-03-11 15:43:35 · 1390 阅读 · 0 评论 -
夏朝历史及商周更替
综合以上的说明,我们应该理解了:在东亚大地上,中华民族的古文明三皇五帝和夏商周历史一直是发迹于河套地区的古羌人,也就是传说发迹于西边昆仑山的燧人氏神农氏的后代沿着黄河东出到河南,以及东夷部落(河北山东江淮)和百越部落(江苏浙江安徽)三个部落集团的斗争。而巴蜀文明,九苗文明,百越文明虽然会有所有波及,但是还是相对独立发展的。因此我们看三星堆文化,云贵高原的少数民族,以及两广福建的少数民族文化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原创 2024-03-08 15:29:02 · 1224 阅读 · 0 评论 -
神州大地人类来源猜想
这群人既是汉族和藏族人的祖先,也是我们古代传说中发迹于昆仑山的神农燧人氏,古称羌戎,也就是他们是我们历史传说中的真正的祖先。年以前,伟大的中华民族还是石器时代,我们有很多美好的神话和传说,三皇五帝就是这个时代伟大部落或者部落首领的故事。万年前从云贵高原北走的汉藏祖先,最终到达河套的黄河中上游地区,成为中华文明历史上的祖先;第二批人从云贵高原沿着长江,通过巴蜀,到达湖南湖北洞庭湖一带,形成苗瑶语系,也就是未来的三苗。万年前到达河套地区的黄河中上游盆地,成为最早的汉藏语系的祖先,古书上称他们为先羌。原创 2024-03-08 14:29:11 · 386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难道之前的夏商周不算吗?
无论从疆域、行政、文化、经济等方面来看,夏商周三代都算不得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三代更替,更像是一次盟主的更换,而非宗庙绝嗣的王朝兴亡更替。原创 2024-03-08 11:16:21 · 1047 阅读 · 0 评论 -
大汉王朝敢废旧皇帝立新君的4大权臣
在古代,人人都想皇帝。但其实皇帝有时候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因为很多时候,皇帝并不能充分享受他的这个权力,皇权不仅面临着皇亲国戚的蚕食,还有权臣的专权,以及社会伦理与宗族的制约。其中,我们最为熟悉就是权臣干政。权臣通常都在机缘巧合下取得军政大权,控制朝局,培植政治网络,最后皇帝的权力变得越来越微弱。不过皇帝总不甘心自己权力被蚕食,所以,总想要回来。这就与权臣之间发生了矛盾,当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权臣就会想方设法的废掉皇帝,拥立听话的新君。当然,这个方法极其危险,很容易失败,因此,成功的不多。原创 2024-03-08 09:46:35 · 1203 阅读 · 0 评论 -
换个角度看禅让制止于禹
在历史课本上,对尧、舜、禹三代君王的描述是,他们在去世之前通过禅让制的方式把自己的王位禅让给了其他有贤明的能臣。禅让制也是中国古代时期被无数的文人志士追捧的一个制度,因为他们觉得那个时代是公天下的时代。可实际上自从人类出现了文明以后,内部的政治斗争就从来没有断绝过。如果从实际的角度上来看,尧、舜、禹之间的权力继承恐怕并不像史书中写的那样完美,而大禹会继承王位的真正原因也早就被史书隐藏到了其中。但这些内容大多都是一些不被正史所接受的一些历史古籍中的记载,比如说《竹书纪年》、还有《韩非子》。原创 2024-03-07 16:39:32 · 1033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在五代十国时期多是养子继皇位,皇帝的亲儿子们去哪了
在稳定的大一统时代,帝王传位有着一套严格完整完善的制度,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礼教传统和纲常规范,也扎根于朝野上下所有社会成员头脑之中,即使有某些野心家试图谋夺位篡位,但都要冒着天下共诛之的风险和代价,成功者寥寥无几。但在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休、政权更替频繁局面,导致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剧烈动荡,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当时人们观念恰恰正如五代后晋将领安重荣所说的天子兵强马壮者唯之,宁有种耶。原创 2024-03-07 16:19:44 · 885 阅读 · 0 评论 -
史上那些“行帝王之实,无帝王之名”的顶级权臣
刘裕出身贫寒,以北府军起家,因为作战熊猫,颇有谋略,依靠战功一步一步成为权臣,刘裕平定孙恩叛乱,打败恒玄,都督八州军事,攻灭南燕,东灭谯蜀,西灭后秦,击仇池夺取汉中,消灭盘踞在荆州的司马休之,凭借巨大的战功成为东晋朝廷头号权臣。刘裕、宇文泰、杨坚三人都是乱世之中的权臣,他们出身不同,地位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是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权臣,并且铲除竞争对手,成功篡位,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乱世之中,他们无疑是成功的。原创 2024-03-07 15:31:07 · 798 阅读 · 0 评论 -
心胸狭窄才是刘禹锡一生大敌
从政治目的上看,刘禹锡和武元衡是具有相同目的的,重塑大唐荣光是他们一生的夙愿,而武元衡因此还献出了生命,怎么看他们都应该齐心协力而不是相互讨伐。这首诗借桃花来代指朝堂上的新贵武元衡等人,认为他们不过是自己被排挤后被提拔起来的罢了,他的这种轻蔑和讽刺让朝堂的重臣非常难受,所以刘禹锡和他的朋友立即便遭到了打击报复。其实就对国家的贡献来看,武元衡是要大于刘禹锡的,元和中兴的主要功臣之一就是武元衡,唐宪宗削藩的策划者也是武元衡,所以藩镇势力才不惜派刺客刺杀他。年,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原创 2024-02-28 10:03:05 · 528 阅读 · 0 评论 -
大唐300年,45位诗人的出场顺序
唐朝,可以说是大唐王朝,开创盛世。“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何等气势恢宏,壮观绚丽。公元618年,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称帝。开启了大唐王朝。原创 2024-02-18 15:59:08 · 1329 阅读 · 0 评论 -
两宋319年,37位诗词达人编年史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定都开封府,建立宋朝。原创 2024-02-18 15:43:47 · 1079 阅读 · 0 评论 -
唐诗人诗作数量排名
代表作《将进酒》《望庐山瀑布》《静夜思》《行路难》《蜀道难》《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代表作《春望》《登高》《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北征》《三吏》《三别》等。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词三首》等。代表作《山居秋暝》《使至塞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等。代表作《蜂》《自遣》《赠妓云英》《西施》《筹笔驿》等。代表作《清明》《阿房宫赋》《山行》《泊秦淮》《赤壁》等。代表作《秋思》《节妇吟》《采莲曲》《江南曲》等。原创 2024-02-01 16:21:18 · 1989 阅读 · 0 评论 -
且看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四大文豪的“顶级拉扯”和成就对比
解职罢相,心里总会有些不快吧,很多政敌是非常愿意看到这一幕的,泛泛之交也想在记忆中将他抹去,这个时候,苏轼还到江宁特意看望王安石,在那住了七八天,二人天天促膝交谈,俨然莫逆。变法实际上就是利益的调整,要壮大财力,势必削弱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特别是那些大官僚、大地主,他们购买了广阔的良田,以前不要交税,甚至别人的田借他们的名义耕种都不要交税,但变法之后,一切都变了,不但田要交税,还要抽丁为公服役,因而遭到激烈的反对,反对最厉害的,就是时任御史中丞的司马光。何况,这时候的欧阳修,年龄大了,基本处于休养状态了。原创 2024-02-01 11:29:05 · 95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