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除了发布AliGenie 3.0、服务机器人(天猫精灵太空蛋、太空梭)、天猫精灵车载版(TmallGenie auto),还重点推出了L4车路协同智能自动驾驶车。
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经理浅雪称,将利用感知基站,实现车与路对话,让自动驾驶进入车路协同智能时代。
在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构想中,不仅有聪明的车,还要有聪明的路。自动驾驶车+路侧“感知基站”+云控平台,实现云端、路端、车端一体的智能。其中,感知基站站得高看得远,具备多种传感器,分布在道路的关键节点。每个基站能照看到方圆400米范围内的路面,把路面情况、交通情况等提前告诉车辆,从而解决道路拥堵、交通险情提前预警等问题,给了智能交通一个“上帝视角”。
作为阿里巴巴自动驾驶的领军人物,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刚在云栖大会上详细讲解了“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探索与实践,以下为现场速记。
90秒看懂A.I. Labs智慧物流车和感知基站
各位嘉宾,上午好!我是王刚,我要介绍的是《自动驾驶:从单车智能跨到协同智能的进化》。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自动驾驶是一个非常新的研发领域。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翻开历史,会发现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就提出了自动驾驶概念车的理念,1984年的时候,cmu研发出了自动驾驶原型车,2004年的时候,就开始了百万美金的自动驾驶挑战赛,一直到现在。
看到这样悠久的自动驾驶历史,其实还是蛮有感慨的。为什么研发了这么久,我们还是没有看到完全无人的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出现,还是没有成功实现商业化落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当然是自动驾驶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非常有必要去复盘,去思考,我们以往研发的技术路径方向是否是最优的,是否有可以提高的地方?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数代人都专注于单车智能的研发。单车智能就是希望能让车自身具有感知,决策,控制等能力,能处理路上所有的情况,以实现安全驾驶。但单车智能真的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结果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团队对单车智能系统进行了充分验证。单车智能的框架和模块,各个公司都比较相似,我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为了进行验证,我们开发了业界领先的单车智能系统,比如我们能实现全场景全天候的厘米级的定位;我们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