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特殊的函数,例如析构函数,是默认noexcept(true)。所以在写析构函数时,不用画蛇添足的写 ~T() noexcept(true) { },直接~T(){}即可
大多数的函数都是默认抛例外的。当看到一个 void foo(); 时,要认为它实际是void foo() noexcept(false);
从想当然的角度看,原先的C函数例如 strcpy()等是不可能抛例外的,因为C语言诞生时exception机制根本不存在,所以不可能在strcpy里跑出一个鬼例外出来。
函数默认为不抛例外,也是貌似可行的。可惜还要用逻辑推理一下,不能想当然。
首先,用C++仍然可以写出C风格的代码,这些用extern "C" 包裹的代码,名义上是C代码,实际只是在接口上是C风格的,骨子里没有禁止C++的东西,还是可以写出throw。
其次,根据noexcept规定,既然保证了不抛例外,实际在运行中违反规定的,一律std::terminate()。这一点足以说明问题。我们的大量写的函数都是光着屁股的(意思是 void foo () ;后面没有任何noexcept等修饰符),而void foo(){ ... throw a; ...} 这种代码到处都是,规定默认不抛例外就是睁眼瞎拍屁股做出的政策。不能为了推出新政策,让广大程序员改代码去吧?所以用反证法一琢磨,就应该认为默认是抛例外的(特殊如析构函数除外)。
那么怎么去看待strcpy()默认可以抛例外这样的滑稽的事情呢? 比如,一个函数可以抛std::bad_alloc例外,可是有谁在实际中见过这个例外呢?我是从没见过。因为程序写的好,内存也充足,电脑也每天都重启,不是故意的抛这个例外给自己看,从没“实际”的看见过。同理,strcpy()是可以抛例外的,这不意味着它必须抛例外,这要简单的认为strcpy自己很自觉,给它个权力都关进笼子里,人家不屑于抛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