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数据中心和智算网络中,负载均衡技术是保障网络性能的关键。从传统的ECMP到逐包负载均衡,再到基于Flowlet的自适应路由切换(ARS),负载均衡技术正在向更智能、更动态的方向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ARS技术如何利用Flowlet机制实现智能负载均衡,为高性能计算提供网络基础设施支持。
静态的逐流负载均衡技术
传统ECMP路由采用逐流负载分担机制,其核心是基于数据包的特征字段(如IP五元组)进行哈希运算,根据哈希结果选择转发链路。这种机制具有两大特点:不同特征的数据流会分散到不同链路;相同特征的数据流则保证按序传输。
然而,在云计算和智算业务兴起的背景下,逐流负载均衡的缺陷日益凸显。它无法解决流大小不均问题,静态分配机制不能实时感知链路负载,当网络出现大象流时容易加剧拥塞。特别是在智算集合通信场景下,该机制极易在Clos组网的Leaf上行链路出现哈希极化现象,导致网络性能下降。
动态的逐包负载均衡技术
逐包负载均衡技术将数据包均匀分布到各条链路,被称为"数据包喷洒"。它通常提供Random和Round Robin两种算法:Random算法随机分散数据包;Round Robin算法将数据包逐一等量分散到各条链路,理论上均衡度最佳。
但这种技术的局限性在于,由于不同链路的负载情况和转发时延存在差异,无法保证报文依照原有时序到达接收端。因此,其整体性能高度依赖于端侧的缓存容量和乱序重组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限制。
自适应的Flowlet负载均衡技术
基于子流(Flowlet)的负载均衡技术兼具精细负载分担和报文时序保持双重优势。星融元RoCE交换机支持的ARS(自适应路由切换)技术正是基于此原理,利用ASIC提供的硬件ALB(自动负载均衡)能力,通过实时感知链路状态,主动调整选路策略。
该技术通过三个关键机制实现智能化负载均衡:
1.智能流分割机制:通过空闲时间参数(IdleTime)将宏观流分割为子流</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75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