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 Vault玩转数据仓库(三)

本文深入探讨DataVault2.0版本的核心概念,包括ETL与ELT的区别及应用,STAGE与PSA层的功能与作用,以及推荐的自动化工具如ERWin和WhereScape,对比开源平台Roelantvos项目的优劣。

在Data Vault 2.0版本里,其不只是针对数据仓库的建模,同时也包含了架构,方法论以及实现。这篇挑几个概念,附上我个人对其的理解。同时也把这个系列的名字改成《Data Vault玩转数据仓库》。

 

ETL和ELT

ELT火了有段时间,百度上高雅的介绍很多,不扯别的,咱直接来点俗的:

-  E就是抽取,数据从源系统进入到数据仓库的过程。

-  T是指转换,类型转换,计算什么的都算在内。

-  L加载,把结果加载到数据仓库里。

-  E和L可能从汉语的角度看有些像,如果说区别的话就是前者是从源系统到数据仓库的,后者是数据仓库内的折腾。

-  ETL就是把数据从源系统抽取的过程中做转换。

--  缺点是这个过程也会消耗源系统的资源,可能对源系统造成影响,比如对方在做日结。

-  ELT就是把数据先原封不动的放在DWH底层里,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做转换。

--  这样除了抽取消耗点源系统的资源,剩下的处理都是消耗数据仓库的资源,降低对源系统的影响。

所以数据仓库项目通常建议用ELT的方法,除非源系统的数据和压力没那么大。

 

STAGE和PSA

这个概念好多地方的解释都不太一样,以下是我个人的理解:

STAGE层负责整合,源系统的数据一对一的放在这里,比如你的数据仓库是SQL Server,那么甭管源系统是Oracle还是MySQL,通过数据加载工具都变成SQL Server的加载到这里。

STAGE再往下就是PSA,跟STAGE不同的是PSA是要保留数据的历史状态的。关于如何保留目前主流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基于SCD2的方法论,一个是INSERT ONLY的方法论。相对支持后者的比较多一些,主要是因为SCD2对于更新或者删除数据的处理需要找到历史的数据进行物理更新(UPDATE VALUT_TO_DATE),在数据量很大的时候性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