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一朋友问我喜欢 什么类型的体育活动,我说喜欢游泳、乒乓球啊。接着又问我,游泳冠军成功的因素是什么?我说坚持、耐得住寂寞。随着问题的展开,觉得成败的关键可以概括为两个字“节奏”。
节奏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很多都跟我一样,有很多迷惑?什么是节奏?我们可能只有一个感观的认识,具体说清楚,可能并不容易。节奏在书面上解释如下: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形式。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但是这种解释给我们的感觉还不够具体。节奏是由速度、力量、技巧(专业知识)、时间(时间间隔)构成。也可以这么说,节奏主要由这四种因素构成。
节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呢?可能我们时常会说,生活的节奏加快。或者这个音乐的节奏感很强。也有俗语“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节奏在音乐里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时间内由一连串音符、节拍组成。生活的节奏可以概括为在一段时间内由一连串的吃饭、工作、休息等组成。从上面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节奏其实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节奏的控制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关乎成败的问题。也许我们会问,人为什么会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们可能找出很多理由,比如成功在于勤奋、坚持。失败可能是由于对事物的准备不足等。在乒乓球比赛现场上,教练可能经常要对自己的队员说“要控制好自己的节奏,不能跟着对手的节奏打”。这些都是对于节奏的控制问题。为了把节奏的控制问题说得更好,我们用下面的模型来加以阐述,模型如下:
图1-1
从图1-1可以看出,时间是一个核心,速度、力量、技巧都是以时间为前提的,如果时间这个因素不考虑,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咱们从“田忌赛马”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田忌的三匹赛马的速度、力量基本上都是一定的。可以由于技巧的不能,就带来了不同的效果。这个主要就是由技巧来决定的,在一定的时间内,调换赛马的出场次序就可以取得胜利。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在打乒乓球比赛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个选手打得非常的顺。感觉处于无敌的状态,在关键时刻主教练,可以叫暂停,来打乱对手的节奏,也可以让选手变换自己的节奏,边被动为主动,控制节奏,掌握场上的主动权。我们分析这个现象,其实可以看出,这个时候主要利用速度、力量这两个因素来达到控制自己的节奏的目的。
总之,个人认为节奏是成败的关键,而节奏往往由合理的计划安排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