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Redhat的开源“成功之道”

探讨Redhat的开源“成功之道”

背景

开源领域已经出现了好几十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对开源的关注程度,以及近两年开源在大众中的影响力,没有比当前更多的了。开源的种类更多、社区更活跃、所撬动的整个信息产业产值更大。更重要的是,开源构成了未来几大主流趋势的技术推动力。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很多国内的公司也非常重视开源,并把它提到了战略高度,亲身参与到开源的浪潮之中。

本人通过对红帽的一些初步研究,以及和Redhat大中华区内部人士,面对面深入交流(他在Redhat已经工作9年,见证了红帽在中国的发展,9年间中国区从20多人的团队,到目前300多人,以及几次办公室的搬迁,回想起来都还有蛮多感触。),使我对红帽以及其所从事的开源领域有了更多的了解。分享些自己对开源领域的一些认识。

Redhat成立了20年,年营收16亿美金

Redhat1995年成立的软件公司,成立之初就专注于Linux软件的研发和服务业务,在开源Linux基础上,重金投入研发,不断的发布Redhat Linux新版本。到目前为止,占整个Linux企业市场60%的市场份额,全球共计6500名员工,年营收16亿美金左右。

Linux市场占有率来讲,Redhat是一家无可争议的领头羊,无论是Ubuntu还是SUSELinux发行版都无法和Redhat相竞争。

但是,如果看营收来说,年仅16亿美金,且已经成立20年的企业,实在无法和其他那些大型商业软件公司相比较。微软、OracleSAP都是几百亿美金的级别,Redhat在其细分领域确实没有其项背者。从整个信息产业来看,其收入金额和其获得的声誉及影响力不相符。

         RedhatLinux领域的技术革新和进步方面,基本上是以开源社区为创新中心,通过开源社区的运作,扩大红帽Linux的影响力和生态圈,既向社区贡献力量,也从社区吸取能量,从而逐步改进商业版本,社区是一个试验田也是一个创新中心。

探讨Redhat的开源“成功之道”

红帽对于Linux的商业化推广起了巨大的作用,无需软件许可费用,仅仅收取“订阅费”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这种模式可以说是它独创的,也可以说和商业软件公司的服务费商业模式类似。

         这种模式对于Redhat公司自身的收入来说,其实是不利的,因为它天然的放弃了另外一个更大的收入来源---软件License费用,相当于一条腿走路。所以从整体收入上来看,同主要的商业软件公司不在一个量级。但是,这正是红帽这样的开源公司的生存之道。

探讨Redhat的开源“成功之道”

上面这张图,展示了Redhat这一类的开源软件公司和GoogleFacebook等公司,在基于软件开源市场的不同商业模式构建方式。相对于大概同时期成立的其他一些软件公司GoogleFacebookSalesforce等,Redhat的商业成功其实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业务方向投入的不同,造成了企业发展速度和空间的不同。

Redhat本身定位就是一家软件服务公司,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以开源为核心提供服务的软件服务公司是很难成长为未来的IT领域巨人的。姑且还不论未来随着云服务的发展,将会逐步侵蚀软件服务业的市场。目前Redhat也在积极转型,具体成绩拭目以待。

优质的服务是Redhat的致胜法宝

交流中我最想知道的问题:红帽为何会在开源领域做得如此成功。得到的答案只有一个,深厚的技术积累基础上提供优质的服务。RedhatLinux上面的投入相信是全球最多、最深入的,在这个Linux平台上,技术的深度和企业应用领域探索的广度,很难有企业能够超过它,从而奠定了其优势地位。就好像商业化软件,永远是原厂最了解,原厂服务最让人放心一样,Redhat也做到了在Linux领域的这种口碑效果。

那么,在最初的市场推广阶段,Redhat是如何赢得市场的?那个时候对客户来说,真相只有一个:优质的服务、低廉的使用成本。Linux这个市场上,初期的商业推广是很艰难的,产品可靠性、知名度、认知度等问题都是企业销售时面临的困难。

最初在中国推广的困难阶段,依靠优质的服务和不断的坚持是最终能够立足和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个时候Redhat无论怎么喊,再优质的服务也只能是一个口号,因为客户没有经验没有亲身体会,真的是一个一个的客户慢慢积累出的口碑。交流中多次提到红帽的成功真没什么特别的诀窍,只有坚持提供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这一条经验。

从具体服务模式上来说红帽的服务和IBMOracle等公司的服务也都类似,优势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例如:响应速度方面更快、全球资源的调动更方面。红帽的真正专家是遍布全球的,也是开源领域的特点造成的。像IBMOracle等公司最核心的专家都是在总部的研发相关部门,而红帽这样的公司,其核心文化就是开放,所以造成了其最核心的专家可能来自于世界任何地方。这样一股个体强大,地域分散的力量,使得红帽在服务相应方面有了一些优势。

 探讨Redhat的开源“成功之道”


当然,红帽的服务相对以其他大的公司也有不足的地方,人员规模有限,很难提供大厂商那种长期驻场服务。更多的是通过远程响应以及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工作来完成服务。

红帽成功的核心就在于企业把“提供优质的服务放在核心的地位”,整体的企业运营都围绕这一个核心来进行,所以造就了红帽的服务优势,也带来了市场上的成功。这种成功不是一天建成的,是通过20年的不断坚持和积累造就的,所以当我觉得我弄明白了红帽的成功之道时,我发现我得到了一个价值连城,却又显而易见的答案。长时间的坚持和探索如何在市场上成功,最终造就并发现“优质的服务”就是最核心的成功因素。

 

开源生态的前景光明,开源公司生存不易

开源的生态环境非常的繁荣,从底层的硬件开源、虚拟化、操作系统、云管理平台、数据库、大数据、中间件,到上层的软件应用、行业软件等开源应有尽有,然而,在这个红红火火的开源领域之中,很多主业做开源的公司活的并不容易,大量以开源服务为核心的公司被收购或者转行做其他的领域。

探讨Redhat的开源“成功之道”

好似图中的“清茶淡水”,丰富的“大鱼大肉”,很难被专注于开源领域的领导者所吃到。开源对于整个信息产业的进步以及创新的推动,确实能带来很大的助力;另一方面开源也主动的降低了收费门槛,松散的组织形式以及主动放弃的专利权利,使得以开源服务为核心业务公司,在收入上处于中下游水平。

目前,越来越多的IT产业巨头加入到开源的盛宴中,然而,其在开源中的投入和索取都是为了其商业战略所服务的。无论这些巨头们在开源运动中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推动者、主动参与者、被动参与者、阻碍者等等,开源都是这些巨头实现商业目的的工具和途径之一。而对于Redhat这样的公司来说,开源差不多就是其全部了。

Redhat寄望于“云”带来的新机遇

谈及Redhat的未来,我们都觉得基于红帽原有的业务(Linux以及JBoss为核心的服务)出现爆炸性增长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这个市场是比较平稳增长的一个市场。伴随着x86架构的快速发展,以及从Unix上迁移到Linux上的客户需求驱动,将来还会有比较好的增长速度。

Redhat目前的主要转型方向是以“云”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特别是Openstack方面的投资比较大。几个开源Linux厂商中, Ubuntu Linux进入Openstack较早,面对这个领域Redhat在利用自己在LinuxKVM虚拟化以及上层中间件的整体优势,逐步推进在云领域解决方案的完善和市场销售。

探讨Redhat的开源“成功之道”

在中国市场,随着“国产化”以及去IOE运动的更深入发展,很多国外厂商及其产品受到了影响。在这方面Redhat基本没有受到太多阻力和抵触,反倒加强了和国内硬件厂商的合作,例如:和浪潮公司的战略合作等。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一些IT类外企由于在中国的业务受阻,逐渐有裁员、关闭办公室等动作,Redhat的业务反倒做的不错,人员也在稳步的扩张。

OpenstackHadoop领域能否出现另外一个“红帽”?

前几天看了Peter Levine写的一篇文章《Why There Will Never Be Another RedHat: The Economics Of Open Source》,他是原XenSourceCEO,这篇文章核心观点是开源这个生态系统,未来很难在孕育出Redhat这样一个成功的开源公司了。

首先,他对红帽公司在开源领域的商业成功评价很高,其次,他认为现在的开源生态环境尽管很繁荣,可惜主流的应用方式,是把开源技术应用在企业业务支撑领域。把开源相关服务作为核心生意的公司,他们面临的市场空间有限,并且还会受到未来公有云发展趋势的挤压。

对于这一点我也提出来进行探讨,初步看来,在Cloud以及BigData相关领域的开源公司很多,能够发展成为百亿美元营收的公司却很少,甚至10亿美元的也极少。对于红帽公司自己的业务发展,尽管已经向云领域的方案和服务转型,然而,各种迹象表明,很难获得超高速的发展机遇,所以红帽的未来发展速度,很可能还是过去那样15-2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

探讨到最后,我和他也不知道是谁说服了谁。大家都逐渐赞同,似开源领域确实很难孕育出未来软件行业的霸主,就目前在开源领域的众多参与者来说,如果仅仅把自己看作一个小公司,利用开源兴起的浪潮,提供相关的技术和服务,或许可以活得不错。

但是,如果仅仅固守在开源领域,是很难创造或者做成大生意的,IT毕竟是众多生意的一小块,开源也还只是其中之一。总体来看,把开源作为低成本、快速获得IT能力的手段,用于支撑企业的核心业务目标,应该是开源带来的更大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对于Redhat这样的基于开源进行服务的公司,也会有更多的业务和收入,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效果。

探讨Redhat的开源“成功之道”

所以,在我看来,对开源生态的培育,的确是会影响到市场上对ICT能力获取的选择,这个过程是大家是柴火焰高的过程,蛋糕会做的更大,最终所有在开源领域的参与者都会受益,只是大家分到“肉”的多少有所不同。

最终,新的开源领域还是会孕育出很多成功的公司,可惜以开源技术服务为核心的这个领域,整体上并没有处在风口上,很难有“哪头猪,被快速吹起来”。大家都是羊,都是慢慢吃草,才能慢慢成长起来,能否成长为另外一个Redhat是不确定的。


 探讨Redhat的开源“成功之道”扫描二维码关注gh_6539afd8c36e" > 点击东方云洞察关注公众号

实时了解深度的公有云市场分析和洞察结果!或在公众号搜索:DongCloudInsight

帮助您了解公有云相关的深度洞察结果。带来极具深度和最新鲜的:云市场分析、云机会洞察分析、云重大事件快评、云杂谈、云论坛资讯,以及公有云领域最高端的CEO面对面深度研讨。

 

--- 最专注、专业的“公有云洞察”分享;关注全球,聚焦中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