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将软件能力成熟度自低向高定义为5级。
第3级(已定义级):使用标准开发过程(或方法论)构建或集成。
(已管理级):管理层寻求更主动的应对系统开发问题。
(优化级):连续的监督和改进标准化的系统开发过程。
-RUP在每个阶段都有主要目标
初始阶段结束:产生一个构想文档,一个有关用例模型的调查,一个初始的业务用例,一个早期的风险评估和一个可以显示阶段和迭代的项目计划等制品。
精化阶段结束:产生一个补充需求分析,一个软件架构描述和一个可执行的架构原型。
构建阶段结束:一个准备交到最终用户手中的产品,包括具有最初运作能力在适当平台上集成的软件产品,用户手册和对当前版本的描述。
移交阶段结束:产生移交给用户的发布版本。 - 系统开发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在项目期内进行沟通的主要文档有,系统开发计划,系统开发月报,系统开发总结报告。(全是系统开发)
- 软件工程每一个阶段结束前,应该着重对可维护性进行复审。
系统分析复审阶段:指出可移植性问题以及可能影响维护的系统界面。
系统设计复审阶段:应当从容易修改,模块化,功能独立的目的出发,评价软件的结构和过程。
系统实施复审阶段:编码风格和内部说明文档这两个影响可维护性的因素。 - 适应性维护:系统进行升级,以适应市场环境和新的管理需求。
软考知识点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3-09 22:14:16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