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生活
关耳山石
一枚安静的程序猿
展开
-
日历三部曲:OutLook--Google Calender--Nokia
最开始呢,用outlook来做日历后来发现有个Google Calender,可以短信通知你事情,于是就用Google Calender Sync同步到Google再后来,开始用Nokia,Nokia的memo可以很方便的随身携带,短信通知就变成了鸡肋不要紧,还有手机版的Google Calender Sync,Google就成了中间件,在Nokia和PC之间搭了个桥很是惬意~~哈哈原创 2010-09-10 17:34:00 · 1646 阅读 · 0 评论 -
我的2011——周年纪
今天距我开博的日期,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博客的确是一个会让我们有所期待的东西,学习、积累、沉淀、再学习。2011年,经历了血雨腥风的SAP市场开始主推云存储和内存运算,HANA在不久的将来会是主流,毕竟精力都在这上面,而BW又何去何从。这一个月时间,我也当了一次背包客,背起行囊,走上了南征路,途径长三角,止步于海南的天涯海角。我想旅途的意义,只可意会,走出了平日的模式,走向原创 2011-12-14 22:50:51 · 10467 阅读 · 4 评论 -
静下心来,无欲则刚——源自内心的骄傲
近来自己在修心上付出不少精力,只可惜自己慧根太浅,从张德芬老师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到净空法师的《了凡四训》,都只是肤浅的领教,而不能悟其本真,未及领悟之果也。可是让我有感触的居然是一本看起来很闹的书《明朝那些事儿》,看来以我的凡夫程度,能看懂的只有这种现代版叙原创 2011-07-03 20:33:05 · 6031 阅读 · 6 评论 -
金蝶的随手记...小感~~
<br />话说自从看了高丽人 的那本《三十岁后拿什么来养活自己》以后,哥也开始记账了,如果你也有这个意向,建议你试试随手记。<br /> <br />虽然没有用过其他的,不过这个让我感觉,自己想到的需求,里面都包含在内,另外,金蝶咋说也是财务出身,做个小记账系统还是可以的嘛。<br /> <br />记账以后的感觉就是,除了知道自己挣多少,也知道自己花多少了...原创 2011-02-16 15:28:00 · 1839 阅读 · 0 评论 -
怎样看待BW,做一个合格的咨询顾问,而非应用顾问——写在前面的...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放假回来,假期综合症很严重,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写点什么。看到有朋友说一直伴着我的拙作学习BW,自己心里很开心,也很感激,其实也是你们鼓舞了我,从几个月前刚开博时的第一个读者到现在接近万个,我想我自己也在不停的积淀中得到了升华,在项目上碰到的不少问题我都可以简单的翻翻过去的记录得到解答。但是BW终究是BW,我们其实更需要积淀的不是这些小技巧,而是一个整体的思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关于BI,关于DW,关于ERP,关于SEM,这些都很重要,我们不是来考试的,也不是来死磕一些小case的,而是要原创 2011-02-11 11:12:00 · 3875 阅读 · 7 评论 -
优快云 还是不能改头像!!!
<br />都好几个月了,技术问题么,还是爬梯开大会,连这个都不让改了...真不爽原创 2010-10-20 11:01:00 · 1517 阅读 · 6 评论 -
不去做芸芸众生。努力吧,孩子。醒来吧,孩子。
十一回家,被教育了很多,现在来感慨下什么是芸芸众生,看看每天地铁上,公交车上,忙忙碌碌的人们,有很大一部分都属于这个集体吧,说白了就是广义的穷人很久前看过一段俞敏洪的励志短片,里面有这样一段: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原创 2010-10-09 15:54:00 · 1479 阅读 · 0 评论 -
以博客论学习
<br />从8月20日开博客以来,终于体会到了网络的好处,可以很方便的发出来分享给朋友们。<br />也很开心看到自己的访问数突破1K,虽然当年玩儿校内的时候也有过不错的战绩,不过都是到处给别人回复要求回踩刷出来的。<br />现在淡淡的看着一天天的涨上去,心里还是很美的。<br />最开始的那几篇都是我去年刚毕业,接触BW的时候写的一点点心得,现在看起来都是很幼稚的了,不过还是要放上来,让自己看到成长,关注到成长的过程,才会懂得珍惜,懂得继续努力。<br />学习就是这么一件没有止境的事情,从最开始的难原创 2010-09-29 09:27:00 · 780 阅读 · 0 评论 -
传统行业的IT如何转向DEVOPS,运维如何转向SRE
题记:在菊厂这几年,亲历了传统行业的IT部门如何在数字化转型的滚滚洪流中,被裹挟着四处寻找光明。 从15年至今,参加了各式各样的培训,最早是CI/CD,后来推DEVOPS,推DDD(领域驱动设计),推SRE,如今老板都发文要提高代码质量和工程能力了,我猜离全面转向软件企业不远了。虽然前些年读了软件工程,但是最近学习GOOGLE的SRE,才深刻体会到一点:软件是工程,真的和建筑、桥梁、甚...原创 2019-01-13 02:22:33 · 98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