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思维很重要,如果思维缺失,容易造成分析的思路一团乱麻
(问题发生没?问题在哪里?为什么?不确定对不对?不确定执行结果?不知道老板是否满意。。。。)
数据分析的三种核心思维:1.结构化;2.公式化;3.业务化
数据分析思维7大技巧:1.象限法;2.多维法;3.假设法;4.指数法;5.二八法则;6.对比法;7.漏斗法
在业务时间锻炼分析能力:好奇心
2 三种思维详细内容
2.1 结构化
重点:找出核心论点,将核心论点逐一分解,再去拆解到穷尽(金字塔塔顶到塔底部)
工具:单人作战----思维导图
团队作战----卡片式,头脑风暴
思维导图:
卡片式:
案例:现在有一个线下销售的产品。 我们发现8月的销售额度下降,和去年同比下降了 20%。我想先观察时间趋势下的波劢,看是突然暴 跌,还是逐渐下降。再按照不同同地区的数据看一下差异,有没有地区性的因素影响。我也准备问几个销售 员,看一下现在的市场环境怎么样,听说有几家竞争 对手也缩水了,看一下是不是这个原因。顾客访谈也要做,但是往常一直找不出原因,这次我也不抱希 望,姑且试试吧。要是还找不出原因,那我也很绝望啊。
2.2 公式化- 一切都能量化
销售额由什么组成的?销量和客单价相乘
利润由什么组成的?销售额收益和成本相减
销售额是单一的维度么?不是。销售额是多个商品/SKU的总和
地区的销量由什么组成?是不同线下渠道的累加
销量还能再细挖么?不妨想成人均销量和购买人数
将结构化思路(思维导图)转化成公式形式,把不容易量化的指标转换成易量化指标,筛选出指标的重要程度。
加法不同同类别的业务叠加。
减法常用来计算业务间的逻辑关系。
乘法和除法是各种比例或者比率。
2.3 业务化思维
Q:如何预估上海地区的共享单车投放量?
- 从城市流动人口计算
- 从人口密度计算
- 从城市交通数据计算
- 从保有自行车计算
如何预估上海地区的共享单车投放量?
单车是有损耗的,计算公式中应该考虑单车的消耗因素
判断分析是否贴合业务3问:
有没有从业务角度思考?真的分析出原因了吗?能不能将分析结果落地?
分清现象和原因,现象~~并不是事情的真正原因,要找出真正原因
数据是某一结果的体现,但是并不代表原因,需要用业务思维再进行细究一层去挖掘
增加业务思维方法:贴近业务,换位思考
小结:结构化思维(捋顺思路)----- 结构化数据(将其可数据化)------ 结构化业务数据(落地,贴合业务)
3 数据分析思维7大技巧详解
数据分析技巧
三种核心思想是框架型的指引,实际应用 中也应该借劣思维的技巧工具,达到四两 拨千金的效果。幵且,它们应该足够简单和有效
3.1 象限法:核心-----策略驱动
- 核心: 象限法是一种策略驱型的思维
- 优点:直观,清晰,对数据进行人工的划分。划分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策略
- 应用:适用范围广、策略分析、产品分析、市场分析、客户管理、 用户管理、商品管理等
- 须知:象限划分可以按中位数,也可以按平均数,或者是经验
案例:
对于象限如何划分是不确定的,由本身的策略目标而定进行调正的,通常方式有平均数/中位数/固定的值等等。
3.2 多维法
- 用户统计维度:性别、年龄...
- 用户行为维度:注册用户、用户偏好、用户兴趣、用户流失...
- 消费维度:消费金额、消费频率、消费水平...
- 商品维度:商品品类、商品品牌、商品属性...
案例:
核心:多维法是一种精细驱劢的思维
优点:处理大数据量,维度丰富且复杂的数据有较好的效果。但是维度过多,会消耗不少时间
应用:只要数据齐全且丰富,均可以应用
须知:对不同维度迚行交叉分析时, 需要注意辛普森悖论,应对方法:细分,钻取
辛普森悖论:当人们尝试探究两种变量(比如新生录取率与性别)是否具有相关性的时候,会分别对之进行分组研究。然而,在分组比较中都占优势的一方,在总评中有时反而是失势的一方。该现象于20世纪初就有人讨论,但一直到1951年,E.H.辛普森在他发表的论文中阐述此一现象后,该现象才算正式被描述解释。后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此悖论,即辛普森悖论。
2.3 假设法
情景案例:
现在,马上,公司要派你去贝宁出差,如果你只能携带 一个背包,你会往里面装什么东西?你为什么要往里面装它?
答案可以有千百种,但是最恰当的回答是:虽然贝宁这 个地方我幵丌熟悉,但我假设它在非洲,那么现在我得 考虑炎热的情况…
很多时候,数据分析是没有数据可明确参考的: 比如新进入一个市场,公司开拓某样产品。老板让你预测一年后的销量,或者产品的数据基础非常糟糕,你拿不到数据。
案例1:
公司在节日迚行了一次营销活劢,APP上的销量 数据整体比上周上升了20%。因为统计失误问题, 拿丌到明细数据,也就是说,活劢效果是一个黑 盒。现在的问题是,销量本身就有可能因为节日 而提高,那么怎么证明活劢是有效戒者无效的呢?
假设活动是有效的
- 思考一下,活动有效的话,会发生什么事情? 会有一定数量的用户购买,如果能证明这条,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活劢是有效的。
- 用户通过活动购买商品,会发生什么可观测的行为呢?
- 假设有一些用户会评论留言,那么可以统计提及活动的字眼。 当用户提及了这次营销活动,接下来的问题是,有效了多少?10%,20%?
- 假设参不活动的用户行为没有变化,那么通过历史数据的用户评论占比,反推购买人数
案例2:
你是自营电商的数据分析师,现在想商品提价后,收入会不会有变化,你会怎么做?
- 假设商品提价后,销量一定会下跌,问题是销量下跌多少?
- 首先假设流量不会有变化,流量和渠道营销正相关,商品价格影响转化率,那么现在确定转化率的波动。
- 找出平时的转化率(譬如为20%),预估提价后的转化率变化。假设各类型用户对价格敏感度不同,那么将用户划分忠诚XX、普通XX、羊毛XX...
- 不同用户层次数量不同,反应不同。忠诚用户转化率变化 极低,羊毛几乎不会转化...这些数据可以凭借经验做出假设。最后汇总。
- 核心:假设是一种启发思考驱劢的思维
- 优点:当没有直观数据或者线索能分析时,以假设先行的方式进行推断,这是一个论证的过程。
- 应用:它更多是一种思考方式,假设—验证—判断。
- 须知:不止可以假设前提,也能假设概率戒者比例,一切都能假设, 只要自圆其说。
假设一个结论,考虑这个结论会带来的什么现象和情况发生去进行验证。
应用场景:通常在拿不到数据的情况下去假设一个结论进行反向推导
使用方法:假设结论,基于经验和自定义一些数值进行推断想要的结果。
3.4 指数法
应用场景:当有很多数据的时候,但是数据为开放式的不知道怎么去使用-----用指数来解决衡量的问题
应用方法:创造出一个指标进行比较
场景举例:
- 中国今年的经济指标如何?
- 美国NBA最佳球星是谁?
- 竞争对手产品表现的如何?
- 哪位是天善学院最帅的男人?
方法:
- 线性加权:简单的相加或者相加乘权重计算
- 反比:将较大的数据进行收敛,将之间的差异变小:y=1/x ,y=1-1/x ,y=k/x,k可以赋任何值 或 y=x/(x+1)
- log:使用log函数让数字减小(同样起到较大值数据的收敛作用)然后赋权重进行相乘求和
- 核心: 指数法是一种目标驱动的思维
- 优点:目标驱动力强,直观、简洁、 有效。对业务有一定的指导 用。一旦设立指数,不易频繁变化。
- 应用:和假设法不同,假设法是缺乏有效的数据,指数法是无法利用数据而将其加工成可利用的。
- 须知:指数法没统一的标准,很多指 数更依赖经验的加工。
3.5 二八法则-----只抓重点
数据中20%的变量将直接产生80%的效果,数据分析着重围绕这20%做文章。
持续关注TOPN的数据,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尤其在部分行业。
- 核心: 二八法是一种只抓重点的思维
- 优点:和业务紧密相关,和KPI更紧密相关。几乎花费最少的精力就能达到不错的效果,性价比很优
- 应用:二八法则存在于几乎所有的领域,所以这种分析思维没有局限。
- 须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数据分析依旧不能放弃全局,否则会让思路变得狭隘
3.6 对比法----一种挖掘数据规律的思考方式
案例1:
老王卖水果,今天卖了1000元水果,这个数据有分析价值么?
老王卖水果,今天卖了1000元,昨天卖了800源,这个数据有分析价值么?
老王卖水果,今天卖了1000元。隔壁的老马卖了2000元,这个数据分析有价值 么?
老王卖水果,今天卖了1000元,昨天卖了800元,隔壁的老马昨天卖了3000元,今 天卖了2000元,这个数据分析有价值么?
老王花了3000元的营销成本卖了1000元水果,这个数据分析价值么?
老王其实是王健林,他有几百亿资产,他卖水果卖了1000元,这个数据分析有价 值么?
案例2:
节日大促,女生消费占比从60%变为70%,女生节日爱消费
这个结论是有问题的
占比提高了,不代表绝对值提高了。某商品平时销售额100万女生占60万,节日销售额80万女生占56 万,女生真的消费变高了?
谁说节日销售额会提高?别忘了竞争对手
孤数不证
好的数据指标,一定是比例或者比率;好的数据分析,一定会用到对比
一次合格的分析,一定要用到n次的对比。
- 核心:对比法是一种挖掘数据规律的思考方式
- 优点:对比法可以发现很多数据间的规律,它可以与任何思维技巧结合,比如多维对比、象限对比、假设对比等
- 应用:对比更多是一种习惯,是数据分析的牛角尖,一次合格的分析,一定要用到n次对比
- 须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数据分析依旧不能放弃全局,否则会让思路变得狭隘
3.7 漏斗法-----单漏斗法是没有用的要和对比法结合进行分析
- 核心: 漏斗法是一种流程化思考方弅
- 优点:单一的漏斗分析没有用,转化 率20%,但是能说明什么呢? 它要和其他分析思维结合,比 如多维,比如对比
- 应用:涉及到变化和流程的都能用
- 须知:单一的转化率没有,单一的转化率没有,单一的转化率没有。
4 如何在业务时间锻炼数据分析思维
4.1 好奇心
案例:啤酒与尿布:去思考生活中商业案例的表现,背后的原理、摆放方法和数据差异
- 买了尿布的人会买啤酒,但是买啤酒的人会买尿布么?
- 尿布旁边应该摆放其他东西么?啤酒是否是最好选择?
- 怎么摆放啤酒?部分还是全部品类?
- 场景型的摆放是否比品类摆放更好?
- 数据呢?
4.2 生活中的练习
- 例如夜市,这个夜市一天的人流量是多少?一年的 人流量又是多少?某个商家每天的营业额是多少?这个夜市,哪家店的利润是最高的?它比最低的高出多少?原因是什么? 如何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提高最低店的营 业额? 夜店准备弄一次活劢,如何设计一套数 据评估方案评估活劢效果?
- 换做你是商家,如何提高店面的利润?
4.3 工作中的练习
- 为什么领导戒者同事不认同这次分析? 原因是什么?
- 如果我的职位比现在高两级,我会去怎么分析?
- 让我再次分析一年前做的那个案例,我会怎么去优化和改进?
- 我的历史分析,能用三种核心思维去优化和迭代吗?
- 复盘,对于一个月,一年前等等的案例进行对比。需要每个案例有记笔记的习惯,效果更好
- 历史分析,用这三种分析思维,分析更多的事情。结构化,公式化,业务化。
5 总结
- 核心思维为重点!结合案例理解了,这三种思维的重要性,运用范围极广,对于问题的思考都可以从这三方面开展。
- 七大技巧,展示了具体的分析技巧,但是需要配合分析工具如Python、excel中去实现他,需要记住特点,在需要时运用到数据分析中
- 数据分析思维的锻炼,来自于长期的思考习惯,从生活、案例和工作中日积月累的思考与积累,通过自己真正“思考”出来的结果,才是“真正”理解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