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实例>C语言实现哥德巴赫猜想

这篇博客介绍了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欧拉版本的哥德巴赫猜想,即证明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文章通过代码展示了具体的实现过程,并鼓励读者交流学习。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C语言程序实例>C语言实现哥德巴赫猜想

这里的将从6-100的有限范围进行实现,读者可自行根据方法拓展


前言

  在学习C语言一段时间后,这种问题感觉还是可以学习一下的,看似很难,但基本原理还是比较简单的。


一、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哥德巴赫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因现今数学界已经不使用“1也是素数”这个约定,原初猜想的现代陈述为: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n>5:当n为偶数,n=2+(n-2),n-2也是偶数,可以分解为两个质数的和;当n为奇数,n=3+(n-3),n-3也是偶数,可以分解为两个质数的和)欧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价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把命题"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亦称为“强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今天我们这里用C语言实现的就是欧拉版本的哥德巴赫猜想。

二、实现代码

代码如下:

#includ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