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之美学习笔记三十四 33 | 测试工具:为什么不应该通过QQ/微信/邮件报Bug?

《软件工作之美》材料地址: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95533

Bug 跟踪工具

Bug的诞生

1947 年 9 月 9 日,一只小飞蛾钻进了哈佛大学的一台计算机电路里,导致系统无法工作,操作员把飞蛾贴在计算机日志上,写下了“首个发现 Bug 的实际案例”。

(图片来源:WikiPedia《Software bug》)

为什么要使用 Bug 跟踪工具?

  • Bug 跟踪工具,采用结构化的数据来定义 Bug,每一个 Bug 都有一些关键的信息可以对 Bug 进行分类和检索。
  • 在软件项目中,要把好的实践流程化,把好的流程工具化。Bug跟踪工具则很好的贯彻了这一点,将 Bug 的解决过程流程化。

使用 Bug 跟踪工具的注意事项

  • 所有的 Bug 都应该通过 Bug 跟踪系统管理和跟踪
  • 不能把多条 Bug 合并成一条,一个 Bug 创建一个独立的Ticket
  • 描述清楚如何重现 Bug 非常重要
  • 不要把 Bug 跟踪系统当成讨论板用。

自动化测试工具

  • 测试人员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编程知识,尝试自己实现自动化测试。
  • 从项目的角度,应该加大对自动化测试的投入,让开发人员参与到自动化测试代码的开发中。增加自动化测试代码的覆盖,对于提升软件质量是有明显好处的

其他帮助发现 Bug 的测试工具

性能、安全性、兼容性等领域的测试工具
以压力测试为例,你用 Jmeter 完成了压力测试脚本后,还可以考虑和 CI 集成。

附录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对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进行建模,并采用粒子群算法来优化每小时的制冷量和制热量。首先,文章解释了地表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及其重要性,随后展示了如何设定基本参数并构建热泵机组的基础模型。接着,文章深入探讨了粒子群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包括参数设置、粒子初始化、适应度评估以及粒子位置和速度的更新规则。为了确保优化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文中还讨论了如何处理实际应用中的约束条件,如设备的最大能力和制冷/制热模式之间的互斥关系。此外,作者分享了一些实用技巧,例如引入混合优化方法以加快收敛速度,以及在目标函数中加入额外的惩罚项来减少必要的模式切换。最终,通过对优化结果的可视化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显著降低能耗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适用人群:从事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优化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特性和优化方法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对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进行精确建模和优化的情景,旨在找到既满足建筑负荷需求又能使机组运行在最高效率点的制冷/制热量组合。主要目标是在保证室内舒适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片段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复现整个建模和优化过程。同时,作者强调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灵活调整相关参数的重要性,以便获得更好的优化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