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读者》2005年第13期的《丁肇中的“奇”与“怪”》,对他的“不知道”甚为佩服。正如文中所说,“这其实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说‘不知道’,不仅是一种器量,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境界”。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那些“在学术上没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一些问题凭‘想当然’乱表态,或是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和影响,不懂装懂,用一些模棱两可甚至稀奇古怪的答案去糊弄人”的人。很惭愧,我自己也曾是这样的一个人,但深知此种劣行的危害之大,遂以丁先生的事迹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一古训鞭策自己。
有人曾经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你的学生问了一个你回答不上的问题,你会怎样做?如果我是一名教师并遇上这种情况,我会向我的学生坦诚我的“不知道”,并与其一起研究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