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喜欢看《财经郎眼》这一节目,喜欢狼教授,讲话风格比较直,最欣赏的是他能以自己独特的眼光看出常人看不出的问题,
分析出一些特别有价值的东西,常会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或许自己比较浅陋吧)
有时候没时间就会耽误几期,今天在补看了电商大战这一期。
其中有说道京东的“三板斧”之二,大体意思是京东能够大力减少库存成本,压缩库存时间,大约为22天,而亚马逊仍然需要44天。
那么,京东是通过什么方法能够如此的大幅降低库存成本呢?或者说是怎样预估在一定时期内的库存量的呢?
问题很值得思考呀!
教授得出的结论是京东是通过对用户商品的点击量(这往往的很大的一个数据样本)、最终用户的实际购买量、查看商品时间、最终下单时间等来分析出一般的电器商品从开始查看到真正下单需要大概2天多的时间,查看商品到最终下单的成交率等信息。
通过反复的分析大量数据,可以不断提高结论的准确性。
体会:
觉得数据分析、挖掘很有价值,尤其是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都有大量的行业数据,这些数据不去分析、挖掘,那就是存储的废品,浪费存储空间。可是只要好好的利用是可以从中得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的。比如可以按时间、地区、消费者性别、年龄等等维度深入分析。
关注数据分析、挖掘,多思考、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