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原理
AKDash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二章
物理层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即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通信的三种方式:单向通信(单工),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源系统(或发送端)、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源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例如正文输入到PC 机,产生输出原创 2013-07-16 16:43:02 · 1887 阅读 · 0 评论 -
通信系统概论---同步原理
一 载波同步----接收端恢复的载波与发射信号载波同频同相 ----应用:信号相关解调。二 数字同步1. 位同步提取信息:接收信号中每个码元的起止时刻;提取目的:实现取样判决。这种定时脉冲序列的提取过程又称为位同步。2. 帧同步(群同步) 包含字同步、句同步、分路同步等; 提取信息:字、句等的起止时刻; 提取目的:形成原创 2013-07-27 11:44:11 · 3957 阅读 · 0 评论 -
通信系统概论---多路复用技术
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技术,时分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技术:频分方式,波分方式;时分复用技术:同步方式,异步方式;一 频分复用1. FDM是一种模拟技术,用于链路带宽大于要传输的几路信号带宽之和的情况。2. 每路信号都被调制到一个不同的载波频率上,然后组合成一个复合信号。3. 各载波频率之间应有一定间隔(防护频带),保证各路信号不会重叠。4. 应用示例: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原创 2013-07-27 11:23:52 · 1978 阅读 · 0 评论 -
通信系统概论---传输介质
一 什么是传输介质 通信系统中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物理线路;通信系统以电磁能形式的信号传输数据;电磁能通过传输介质传播,实现了数据的传送;二 有向介质双绞线: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三 无向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波原创 2013-07-26 14:56:28 · 1397 阅读 · 0 评论 -
通信系统概论---通信系统概述
一 通信的演进与热点(了解)1. 通信历史的回顾2. 通信革命3. 通信的热点及展望二 通信模型1. 简化的通信模型噪声源:是整个系统噪声与干扰的总折合,用以表征信息在信道中传输时遭受的干扰情况。同步:信息在通信系统中保持时间、空间、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同步。2. 通信模型的基本元素信源:信息产生的源头,可以是人或设备。其发出的信息也可以是多种多样原创 2013-07-25 19:31:07 · 2495 阅读 · 0 评论 -
通信系统概论---信息(数据)编码技术
一 数字数据—数字信号1. 编码类型:不归零电平 (NRZ-L),,不归零反相(NRZ-I),双极性交替传号翻转(AMI),伪三元码,曼彻斯特,差分曼彻斯特,双极性8零替换(B8ZS),高密度3零码双极性(HDB3)二 模拟数据—数字信号比特率= 采样频率 × 采样位数三 数字数据—模拟信号调制技术:(1)幅移键控 (ASK)(2)频移键控(FSK)原创 2013-07-26 11:17:52 · 1151 阅读 · 0 评论 -
通信系统概论---模拟与数字信号基础
一 模拟与数字1. 数据:各种需要传输和处理的信息(文字,图像、声音、动作等)。模拟数据:具有可连续变化的值,通常用各种测量单位表示(时间、身高、体重、温度、教师上课的声音等)数字数据:具有离散值且可以计数的(听课同学的人数,教室电灯开关的状态等)2.信号:数据的电气或电磁表示方式模拟信号:信号波形随时间连续变化;数字信号:瞬时跳变直方形; 二 周期模拟信号原创 2013-07-26 09:47:55 · 1989 阅读 · 0 评论 -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最后章
下一代的因特网IPv6地址长度:为了解决IPV4地址耗尽问题,提出了IPV6.把地址从IPV4的32位增大到4倍,即增大到128位,使地址空间增大了2^96倍;从IPV4向IPV6过渡的策略:双协议栈;隧道技术双协议栈:是指在完全过渡到IPV6之前。使一部分主机装有两个协议栈,一个IPV4,一个IPV6;隧道技术:在IPV6数据报要进入IPV4网络时,将IPV6数据报封装成为IPV原创 2013-07-20 18:22:22 · 1243 阅读 · 0 评论 -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七章
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截获;中断;篡改;伪造。截获:攻击者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中断:攻击者有意中断他人在网络上的通信;篡改:攻击者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伪造:攻击者伪造信息在网络上传送;流量分析: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某种性质的被动攻击;CA认证中心:是一个值得信赖原创 2013-07-20 18:11:24 · 1706 阅读 · 0 评论 -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五章
运输层标志进程:因为运输层直接为上层的调用进程提供服务,它需要地址来唯一地标志进程间的通迅。或者说进程通过TSAP来调用运输层提供的服务;端口号:大致有两种意思:一是物理意义上的端口,比如,ADSLModem,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用于连接其他网络设备的接口,如RJ-45端口,SC端口等等。二十逻辑意义上的端口,一般是指TCP/IP协议中的端口,端口号的范围从0到65535;IP地原创 2013-07-20 17:18:37 · 2590 阅读 · 0 评论 -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六章
应用层DNS域名系统:用于命名组织到 域层次节后中德计算机和网络服务。是因因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字转换为IP地址;主域名服务器:为了提高域名服务器的可靠性,DNS域名服务器都把数据复制到几个域名服务器来保存,其中一个是主域名服务器,其余的是辅助域名服务器;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都是采用递归查询;本地域名服务器向跟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通常都是迭代查询原创 2013-07-20 17:57:48 · 2465 阅读 · 0 评论 -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一章
概述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分组交换的要点:在分组交换网络中,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工作,数据以短的分组形式传送。如果一个源站有一个长的报文要发送,该报文就会被分割成一原创 2013-07-15 22:33:15 · 1828 阅读 · 0 评论 -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四章
网络层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应用层:各种应用层协议(HTTP,FTP,SMTP);运输层:TCP,UDP。在网络层使用的中间设备是网关。用网关连接两个不兼容的系统需要在高层进行协议转换;网络层:IGMP,ICMP,IP,RAP,ARP。中间设备是路由器;网络接口层:与各种网络接口;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中间设备是网桥或桥接器;物理层:物理硬件原创 2013-07-19 13:59:40 · 2357 阅读 · 0 评论 -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点对点信道,广播信道;链路: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数据链路: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有原创 2013-07-17 19:53:44 · 2640 阅读 · 0 评论 -
通信系统概论---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一 交换网两种不同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电路交换;二 电路交换网1. 电路交换2. 电路交换步骤三个阶段:电路建立,数据传送,电路传送;3. 电路交换的应用:公用电话网,专用网络等;三 电路交换的方式1. 空分交换是采用所谓空间交换。在空分交换机中,电路中的每条路径在空间上和其他路径区分开,这项技术原来是设计使用在模拟网络中,但是目前它被同时使用在模原创 2013-07-26 16:46:12 · 123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