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如何指导决策:优酷主客APP播转率的C端优化

一、背景介绍

1. 了解「播转率」及相关业务

优酷是一个综合视频平台,用户到访优酷是为了观看视频。对于平台来说,希望到访的用户都能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收获满意的用户体验,达成后续的留存与持续活跃。

“播转率”这个指标,作为**“播放转化率”**的缩写,描述的是平台DAU里有多大比例产生了播放行为。这个指标之所以重要,在于只有先吸引用户产生播放(起播),才有机会让用户观看更多的时长,以及因为内容产生付费等。从用户型产品的视角来看,“产生播放”是一个核心转化环节(类比于淘宝的“下订单”)。

播转率的影响因素众多,从C端可优化的范围来看,主要在流量分发和用户体验等环节,涉及包括优酷总编室、各频道运营等业务方,和搜索推荐算法、播放技术等产研团队。其中总编室作为平台运营方,统筹站内核心流量资源,协同产研各方重点从内容分发等方向做播转率的优化。

2. 数据驱动在其中的价值

利用数据驱动的思想解决业务问题,其主要价值体现在两个层次:

第一,是在战略上给与方向性指导。包括帮助看清业务现状、诊断业务存在的问题、找到业务的机会重点、论证方向的可行性等。针对“播转率在C端如何做提升优化”这个大的业务目标课题,核心就是要回答:影响播转率的C端重要因素是什么?当前播转率的关键卡点在哪里?能落地的重点优化方向是哪些?

第二,是参与战术上的落地优化。在这个层面需要深入细节,针对具体问题和场景,发挥数据敏感度和专业性,量化的建立策略模型、敏锐的发现优化机会、科学的评估优化效果等。

**本文主要讲述数据侧在第一个层次(数据指导决策)上的工作。**对于在第二个层次上的工作,后面也会单独写文章分享针对播转率优化的具体策略细节。

二、案例详解

1. 从头开始:播转率的严格定义

上面已经说过,播转率的定义是DAU里有多大比例用户产生了播放行为。形式化定义如下:
**加粗样式**

​其中,PUV指的是“产生有效播放的独立用户数”(played unique visitor)。特别的,我们把研究范围限定在优酷主客户端app(含phone和pad端安装的youku app)。在下面的论述中,我们把主客app的整体播转率称为“全站播转率”。

> 关于播转率的几个关键口径

第一,“用户”实际上是用“设备ID”来区分的(和DAU的逻辑一致),而不是账号或其他口径;

第二,“有效播放”指的是用户看到了视频本身内容的第一帧(由播放日志的play_code编码确定;自动播放作为一种特殊情况,需要观看5秒才算有效播放);

第三,这里的播放不包含直播这种特殊形式(只包含点播播放)。

2. 首要步骤:指标的多维度拆解

要深入理解任何一个业务指标,无论是要洞察机会点,还是要解释异常波动,从数据角度来说首先要做的都是对指标进行多维度拆解。其思想非常直接而朴素,本质就是“看得更细”。从数据立方体的角度来讲,就是把指标(或称度量)按不同维度进行下钻分析。

要对全站播转率这个指标进行拆解,需要先了解它的特点。第一,宏观上,它是一个比例型复合指标(由PUV和DAU两个简单指标相除得到,且分别在UV粒度上做去重);第二,微观上,从单用户粒度来说它是一个0-1型指标(要么播放,要么不播放,播放多次与播放一次没有差别)。

基于这些特点和业务经验,我们从“人-货-场”三大方向,选择如下维度对全站播转率进行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人的维度 - 按用户拆

前面已经讲过,播转率是一个UV粒度的指标,其口径是用“设备ID”来标识的;所谓用户维度的划分,本质上是针对设备的(包含基于设备的用户画像)。

用户的划分可以有多种维度,按活跃度可以分为高活、中活、低活等,按设备类型可以分为安卓和IOS等,当然也可以按年龄、性别等画像维度来划分。

这里以最简单的性别维度进行说明。首先,用户群体播转率的定义是明确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