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ndroid的四大组件
Activity(活动):用户可以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一个Activity代表一个屏幕,上面可以展示各种布局和控件。活动之间可以通过Intent相互传递消息和跳转。
Service(服务):运行在后台的组件,用来处理长时间操作
BroadcastReceiver(广播接收器):是一种可以响应系统范围内广播通知的组件,常用于监视和响应时间
ContentProvider(内容提供者):用来管理应用程序数据的访问
2.面向对象编程
对象是类的示例,类定义对象的结构和行为
- 特征:
封装:隐藏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仅通过接口暴露行为
继承:类可以继承其他类的特性,体现在子类继承父类和接口实现上
多态:同一操作作用于不同的类,产生不同的行为
3.http协议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遵循客户端-服务器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统一资源定位符来定位网上的资源。http协议简单,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服务只需要传送请求方法和路径。
4.Activity的生命周期
- onCreate()
Activity被创建的时候调用,用于初始化Activity,如设置布局(setContentView())、初始化数据、绑定视图。如果存在savedInstanceState的情况下会恢复之前的状态。 - onStart()
Activity即将变为可见时调用,用于开始主内UI更新,如注册广播接收器、监听器等 - onResume()
Activity已变为可见时调用,并且用户可以与之交互。用于启动需要与用户交互的功能,如摄像头、动画等;恢复暂停的资源,如音频、视频播放 - onPause()
Activity即将离开前台,但仍然可见(如部分被覆盖)时调用,用于暂停消耗资源的操作,如暂停动画或音频;保存瞬态数据,如用户输入的内容 - onStop()
Activity完全不可见时调用,释放不在需要的资源,如取消网络请求、注销广播接收器;保存应用的持久状态 - onRestart()
Activity从停止状态重新启动时调用,恢复停止时释放的资源,准备重新进入前台 - onDestroy()
Activity即将被销毁时调用,用于释放所有资源,清理内存。适用于不可恢复的清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