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在运行期(unchecked)的例外,spring是会回滚的,但是如果是(checked)是不会回滚的
我们可以去控制事务回滚的操作
在调用的方法上加入事务标注 @Transactional(noRollbackFor=Exception.class)
这()里有很多属性,自己可以去试试 noRollbackFor 不回滚
Exception.class异常类
noRollbackFor=Exception.class 这表示的是如果碰到Exception.class将不回滚,继续提交事务
对于有些数据库的操作,DAO类的某些方法是不需要进行开启事务的,但是这个DAO交给spring之后
将会对这个DAO类的所有方法都开启事务,这样会消耗一部分内存怎么办呢 这就牵扯到事务的传播属性了
接下来我们会对这进行讲解
我们可以在执行的方法上加入不开启事务的注释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Propagation.NOT_SUPPORTED)
public Person getPerson(Integer personid) {
//参数一 执行的sql 参数二 接受的字段 参数三 回调的类 这个类需要额外去实现 并且必须要去实现RowMapper接口
return (Person)jdbcTemplate.queryForObject("select * from person where id=?", new Object[]{personid},
new int[]{java.sql.Types.INTEGER}, new PersonRowMapper());
}
补充 propagation说明 这是个事务的属性,这个属性会对事务进行控制 Propagation.NOT_SUPPORTED 这表示不开启事务
Propagation事务传播属性有哪些值
REQUIRED:业务方法需要在一个事务中运行。如果方法运行时,已经处在一个事务中,那么加入到该事务,
否则为自己创建一个新的事务。
NOT_SUPPORTED:声明方法不需要事务。如果方法没有关联到一个事务,容器不会为它开启事务。如果方法
在一个事务中被调用,该事务会被挂起,在方法调用结束后,原先的事务便会恢复执行。
REQUIRESNEW:属性表明不管是否存在事务,业务方法总会为自己发起一个新的事务。如果方法已经运行在
一个事务中,则原有事务会被挂起,新的事务会被创建,直到方法执行结束,新事务才算结束,原先的事务才会恢复执行。
MANDATORY:该属性指定业务方法只能在一个已经存在的事务中执行,业务方法不能发起自己的事务。
如果业务方法在没有事务的环境下调用,容器就会抛出例外。
SUPPORTS:这一事务属性表明,如果业务方法在某个事务范围内被调用,则方法成为该事务的一部分。
如果业务方法在事务范围外被调用,则方法在没有事务的环境下执行。
Never:指定业务方法绝对不能在事务范围内执行。如果业务方法在某个事务中执行,容器会抛出例外,
只有业务方法没有关联到任何事务,才能正常执行。
NESTED:如果一个活动的事务存在,则运行在一个嵌套的事务中. 如果没有活动事务, 则按REQUIRED属性执行.
它使用了一个单独的事务, 这个事务拥有多个可以回滚的保存点。内部事务的回滚不会对外部事务造成影响。
它只对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事务管理器起效
那什么是事务传播属性呢?指的是事务的控制操作的规则,就是在什么情况下执行开启事务,这只对事务的开启起作用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事务的内部实现原理 我们就以事务传播属性NESTED为例吧
@Service @Transactional
public class PersonServiceBean implements PersonService {
private JdbcTemplate jdbcTemplate;
@Resource
public void setDataSource(DataSource dataSource) {
this.jdbcTemplate = new JdbcTemplate(dataSource);
}
public List<Person> getPersons(){
RowMapper rowMapper = new RowMapper(){
public Object mapRow(ResultSet rs, int rowNum) throws SQLException {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
person.setId(rs.getInt("id"));
person.setName(rs.getString("name"));
return person;
}
};
return jdbcTemplate.query("select * from person", rowMapper);
}
}
分析这段代码 这就是NESTED传播行为的情况
那么事务在并发处理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这就牵扯到事务的隔离级别的问题
数据库系统提供了四种事务隔离级
数据库系统提供了四种事务隔离级别供用户选择。不同的隔离级别采用不同的锁类型来实现,
在四种隔离级别中,Serializable的隔离级别最高,Read Uncommited的隔离级别最低。
大多数据库默认的隔离级别为Read Commited,如SqlServer,当然也有少部分数据库默认的隔离级别为Repeatable Read ,
如Mysql
Read Uncommited:读未提交数据(会出现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
Read Commited:读已提交数据(会出现不可重复读和幻读)
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会出现幻读)
Serializable:串行化
推荐使用Repeatable Read这种级别
脏读:一个事务读取到另一事务未提交的更新新据。
不可重复读:在同一事务中,多次读取同一数据返回的结果有所不同。
换句话说就是,后续读取可以读到另一事务已提交的更新数据。相反,“可重复读”在同一事务中多次读取数据时,能够保证所读数据一样,也就是,后续读取不能读到另一事务已提交的更新数据。
幻读:一个事务读取到另一事务已提交的insert数据。
补充理解
为了兼顾并发效率和异常控制,在标准SQL规范中,定义了4个事务隔
离级别,(ORACLE和SQLSERER对标准隔离级别有不同的实现 )
Read Uncommitted:
直译就是"读未提交",意思就是即使一个更新语句没有提交,但是别
的事务可以读到这个改变.这是很不安全的.
Read Committed:
直译就是"读提交",意思就是语句提交以后即执行了COMMIT以后
别的事务就能读到这个改变.
Repeatable Read:
直译就是"可以重复读",这是说在同一个事务里面先后执行同一个
查询语句的时候,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Serializable:
直译就是"序列化",意思是说这个事务执行的时候不允许别的事务
并发执行.
end 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