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春拳
Gerry-Zhang
爱好计算机
展开
-
咏春拳拳谱
咏春拳拳谱咏春绝技 源自少林 招无虎鹤 法无五行只谈线位 力与角度 同门技力 四位三度以弱胜强 始是功夫 内外相消 并无绝招蓄劲似蛇 发劲似猫 朝形似鸡 阴阳发力不行心意 只用精神 来留去送 甩手直冲梅花五点 手脚互通 门分内外 手有生死劲发六合 力从地起 发劲在腰 出招在膊力未还原 切忌出手 寸内发劲 力有对错发尽散尽 散尽发尽 力有八种 当知分间真假虚实 蓄谷松散 线有安危 主分内外顶位定原创 2008-10-28 11:16:00 · 1717 阅读 · 1 评论 -
咏春拳谱之小念头(套路详解)
小念頭是詠春入門的第一套拳法。練習小念頭必須將全身放鬆,包括雙肩、手腕、手肘,挺胸收腹,肩膀下垂,兩膝向內拑。初學時,整套拳法可以以較慢速度來練習,特別是「一攤三伏手」,應以最緩慢的速度去練習。待整套拳法熟習之後,便可將速度加快。注意上身不可搖晃不定,埋肘,出手取中線,不求快,只求姿勢正確。須知日後學習尋橋、標指、黐手等,其手法皆由小念頭變化而來,再配合了馬步而成。初學者必須持之以恆,務求將基礎打原创 2008-12-20 17:26:00 · 9149 阅读 · 0 评论 -
寸拳技术(精)
寸拳乃李小龙宗师三大绝技之一,任何一个准备习练或已开始习练截拳道的朋友都想掌握这一绝技,但很多朋友都会觉得无从下手去练习,试观国内众多截拳道专著或武术刊物,均没有详细系统的介绍过寸拳练法,有的也只是零散的介绍而已,致使广大截拳道爱好者都认为寸拳很神秘、很难练,所以国内某些截拳道组织用高价来函授此术,试想:“寸拳如果真的很神秘、很难练,函授能成功吗?”针对此种情况,本人根据多年研习截拳原创 2008-12-21 12:42:00 · 2181 阅读 · 0 评论 -
伏手的用處
一般情況下,當大家隨意地談論詠春拳術時,都會容易提到詠春拳的經典代表手法,那就是膀手、攤手、伏手。然而,只要你有機會多看幾遍別人操練小念頭、尋橋,就大概明白膀手、攤手的操作和有多少個不同的做法,再看一些黐手練習、模擬搏擊和度手 (註1),亦大概知道他的用法。但伏手就難免令人茫無頭緒,甚至令人有點失望。難道真的只有在黐手練習時,伏手搭在人家的膀手和攤手上面,上上落落 ‥‥‥,很是乏味。也原创 2008-12-20 16:04:00 · 2339 阅读 · 0 评论 -
咏春拳谱之寻桥(套路详解)
學習完小念頭後,接著會接受一些基本訓練如連環日字衝拳(又稱扯空拳)、轉馬、進退馬、單黐手、盤手、雙黐手(黐手約分為七節),完成第一節黐手後便開始學習尋橋套路。尋橋是詠春第二套拳法,配合了馬步、身法及腳法,嚴守上中下三路,亦有攻擊動作。詠春有三式拳法 ─ 直線衝拳、抽拳及勾拳,而尋橋則收錄了抽拳。小弟所學尋橋只有兩式腳法,即直撐腿及斜撐腿,但以詠春拳理推論,則應該有三式腳法。 註 : 拳譜中所述原创 2008-12-20 17:26:00 · 12250 阅读 · 0 评论 -
咏春拳之小念头
在咏春派诸多支流中,小念头还有小练头等称谓.以叶问派的为例,小念头是一个以防守为主的初级套路,有从小要有好念头,不立坏心肠之意,以德为先的寓意.因其为基础套路,同时有开启思考之类的意思。而目前无论现代佛山咏春的各支流还是叶问等支流,小念头与小练头等都同指一样,而且已没有深入考究其称谓的意义了。 当然各支流中的“小念头”(或“小练头”)套路形式上是有少许出入的,其实也无须太多考究。 小念头作为基础套原创 2008-12-20 15:45:00 · 2734 阅读 · 0 评论 -
問:為何操練小念頭要以慢速進行?
這是一個經典的詠春拳術問題。它的經典之處在於:1) 不單有很多門外漢想這樣問,然而有更多的詠春同修會獨自思考這個問題,又或者會和志趣相近者一同思考、一同交流這個問題。今天有了一個看來滿意的答案,但不知在何時,又會把問題再思考一遍,因為從前的答案看似不中用了。2) 這樣去想著,最後變成這樣一個問題來發問的人有很多很多。可是,又有多少位提問者,會發覺到這個句子本身巳有不符事實的大問題,就最原创 2008-12-20 15:53:00 · 1620 阅读 · 0 评论 -
問:一些門派會以「四平大馬」來鍛煉腿力,
直至最近期為止,據筆者所見,不論是那一種詠春拳系,凡入門修煉者,多數會以小念頭為築基課程。驟眼觀之,還以為這是詠春特有的傳統文化。筆者卻認為這是前人歷經無數次實踐、對比之後的經驗結果,而定下的鍛煉要求,絕非一朝即竟的設計。大家在演練小念頭,手會不住地在活動,但馬步一旦開式完成後,就立在原地不動直至小念頭演練完畢。操拳動作較快者,約須三分鐘左右可以完成小念頭,較穩妥地操練者,則可原创 2008-12-20 15:57:00 · 4293 阅读 · 0 评论 -
咏春拳谱之标指(套路详解)
咏春拳谱之标指標指是詠春拳的高級套路,攻擊手法都是以指、掌、肘為主,(其實小念頭及尋橋亦一樣以指、掌為主要攻擊手法,拳反為次之,各位可以重溫一下三套拳法,數一數出拳的數目和指、掌的數目,便知所說非虛)。惟一腳法是耕腳或稱圈步,亦包括詠春三式拳法之一的勾拳、十二式肘法─扱肘。熟習後應以最快速度完成整套套路,快速可產生更大威力。小念頭及尋橋假設敵人與自己實力相若,而標指則假設自己與敵人實力懸殊,敵原创 2008-12-20 17:28:00 · 16090 阅读 · 0 评论 -
小念头最高境界/梁 挺
名称与意义 小念头,过去亦别称“三拜佛”,但仍以前者的名称流行。所谓“三拜佛”者,是由于再次“古式”套路中有一摊两伏的动作;而已四指朝天,形如拜佛状的护手作为收回身前的动作。但由叶师及现实所传者,多为“一摊三伏”之法,故以不算三拜佛已。 以“小念头”作为詠春第一首拳套之称别具含义。当一名初学者启蒙之日,教者会以告诫的语气对他说:“小念头不正,终归不正;习武如是,做人如是。” 小念原创 2008-12-21 11:13:00 · 2571 阅读 · 0 评论 -
六合心意拳内功内气
一、炼气的阶段和呼吸法 练拳术的人,首要的是炼气,其次才练筋骨肌肉和关节韧性的发达。如果只在拳术形式上追求而不结合炼气的实际,将来拳术恐怕是没有成就的,对祛病、延年益寿的效果甚微,拳技也不能达到上乘。 1.浅呼吸 六合心意拳在炼气方面,是以呼吸作用为功、以气与力合为用而进行拳术运动的。初学六合心意拳,首先用后天自然呼吸,使肺活量和肺容积增大。气壮力大,勇敢过人,这是第一阶段。 2.中等呼吸原创 2008-12-24 11:55:00 · 2602 阅读 · 0 评论 -
武术中的“气” 和“内功” 两个概念
一、 什么是内功? 1、内功定义 大约在300多年前的明代,武术就有了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区分,内功的产生大概还更早一些。那末什么是内功?一般说法是指用意对呼吸、肌肉、骨骼、内脏的调整能力。事实上,内脏与骨骼均受肌肉的牵动,呼吸又由“意”和呼吸肌所支配,所以本质上是“意”对肌肉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形意拳提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的内三合,现在均已被其他内家拳所接受,从而原创 2008-12-24 11:42:00 · 2524 阅读 · 0 评论 -
咏春拳
咏春拳■陈巨如 咏春拳(见封面内页,陈巨如师兄的详细介绍见网站)是中国拳术南拳之一,又传为少林嫡传武技之一。早年流传于广东,福建等地。初传于福建省咏春县,为该县严三娘所创,以地名为拳名。同治年间流入佛山至今100多年,造就了大批武术人材,出名的有叶问、张保等,佛山祖庙专设叶问堂纪念。功夫之王李小龙早年跟叶问学过咏春拳。 咏春拳简洁实用,快捷多变,以速度非力量胜敌原创 2008-11-23 20:44:00 · 2722 阅读 · 0 评论 -
李 小 龙 个 人 训 练 表
----------------------------------------------------------------- 截拳道创立者李小龙功夫超群,他不仅仅是天赋很好,但也有他的刻苦训练。李小龙是怎么定制自己的训练计划的呢?其实,李小龙为自己制定的练功训练表很简单,仅如下表: 一、拳功 A、空拳 —— 每组50次,共做3组 B、沙碟 —— 每组50次,共做3组原创 2008-11-23 20:37:00 · 4157 阅读 · 0 评论 -
武术谚语
原创 2008-11-03 15:31:00 · 660 阅读 · 0 评论 -
咏春拳功+寸拳
咏春拳 咏春拳是中国拳术的南拳之一,早年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此拳初传于福建咏春县,为该县严三娘所创,以地名为拳名,故明“咏春拳”,亦有以严氏名咏春,称之为“咏春拳”者。 此拳主要手型为凤眼拳、柳叶掌,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3套拳及木人桩。基本手法以三傍手为主,还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桥、粘打。主要步型有四平马、三字马、追马、跪马、独立步等。它是一种集内家拳法和近打原创 2008-11-04 10:08:00 · 3913 阅读 · 1 评论 -
气功修炼的原则
气功的流派很多,功法也很多,但练功的原则是相同的。无论什么流派,什么功法,都离不开调身、调息、调心,都不能失去练功的原则。气功锻炼的原则并不复杂,掌握这些原则,对指导自己气功修炼走向正确发展的道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此主要介绍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明确目的,持之以恒;(2)循序渐进,顺其自然;(3)意气合一,灵活用意;(4)排除干扰,修持定力。一、明确目的,持之以恒 明确目的原创 2008-12-27 19:34:00 · 2268 阅读 · 0 评论 -
咏春寸劲和李小龙寸拳
咏春寸劲和李小龙寸拳 中国传统咏春拳有一种特殊的发力方式,叫做寸劲。所谓寸劲,是指距离攻击目标很近,或者动作即将完成的瞬间,才突然加速收缩肌肉发出的短促,刚脆的爆发力量。寸,即比喻发劲距离之短促。发好寸劲的关键,在于把握动作加速度的时机,这个时机应在拳头放松出击至粘贴对方皮肤(衣服)时,才突然加速爆发出最大的劲力,俗称沾衣发力。在泳春门中,泳春高手能够运用短桥手寸劲在近战中占据主动,双方一旦原创 2008-11-08 13:58:00 · 1153 阅读 · 0 评论 -
截拳道拳理应用要决
截拳道拳理应用要决一、协调 协调是指有机体各部分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相互配合,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能力。每一技法都是周身协调配合而产生的,实战效率也是由速度、耐力、力量、灵活性以及准确程度等共同的协调配合而决定。李小龙说:“协调可谓是一种特具的能力,使一个人得以有效而柔畅地使用其全身所有机能和内在潜能做其所欲做的动作。”努力提高协调能力,在截拳道训练整个过程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所以应原创 2008-11-08 14:05:00 · 714 阅读 · 0 评论 -
▲什么是截拳道(莲达.李)
▲什么是截拳道(莲达.李) 李小龍用這句話開始了他那篇發表在1971年9月號《黑帶》雜誌的題目為《Liberate Yourself From Classic Karate》(《從傳統武術中解放你自己》)的意味深長文章。在小龍去世二十三年後的今天,看來是頗有必要再一次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這些年來,我不斷聽到截拳道世界中的爭論與混淆之言。小龍早年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時的高級助教原创 2008-11-08 14:08:00 · 1648 阅读 · 0 评论 -
怎样拉韧带
本文原作者约翰·立托为美国“振藩截拳道核心”成员之一,会刊《李小龙》杂志主编。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惟一由李小龙夫人琳达女士授权全权整理、出版李小龙笔记手稿、 训练日记、书信录音、录像、纪录影片的专栏作家,已整理出版有“李小龙图书馆”丛书第1~6卷,受到世界各国截拳道理论研究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欢迎。我们将分两期刊登李小龙独特的柔韧性训练法。现在看来为武术家柔韧性的重要与否而争论是很不明智的。但不管怎样,原创 2008-11-17 16:59:00 · 1472 阅读 · 0 评论 -
李小龙《寸劲拳》
第一阶段力量训练及生物修炼略第二阶段深呼吸放松运动作用:通过呼吸练习,令心情平静、身体松弛,为进行下一步训练做好准备。练习方法:双脚平行开立同肩宽,以自然站立姿势,先重复做三次令全身肌肉紧再放松的练习,然后就按照深长匀细的要求,时行深吸气的练习。寸拳预备姿势的练习寸拳预备式以及其后的配合训练,都将分为三英寸拳和一英寸拳的练习,以后不再说明。三英寸拳的主要姿势的练习,可以原创 2008-11-17 16:05:00 · 1416 阅读 · 0 评论 -
寸劲的训练与应用
寸劲的训练与应用 "寸劲"是在意识支配下,由肢体各部分肌肉协调配合、收缩,瞬间形成的短促爆发力。这种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会偶然发出,如劈柴、剁肉等发出的短促劲,只是并不注意罢了。 而武术界所谓的"寸劲",是在意识主导下而发出的。在任何一拳种中,"寸劲"都是必不可少的。我的体会是"寸劲"有手枪的准确性、灵活性,有手榴弹的爆炸威力原创 2008-11-17 16:53:00 · 1432 阅读 · 0 评论 -
咏春拳段位首次开考先考动作再考功力2008-11-13
本报讯(记者/尹辅华)昨日,由中国武术协会主办,佛山市体育局承办的咏春拳首次段位考核在佛山市南风古灶武术基地举行,来自佛山的30余名咏春拳爱好者报名参加了考试。据了解,本次咏春拳段位考核是咏春拳拳种在全国首次实行标准化考核,通过考核评定咏春拳练习者的练习水平。 咏春因李小龙享誉全球 据介绍,詠春拳又称为咏春拳、永春拳等。于清末传入佛山,并在佛山得以发扬光大。经梁原创 2008-11-17 17:29:00 · 2091 阅读 · 0 评论 -
你是咏春拳几段?
2008-11-13 中国咏春拳首次标准化考核在佛山开班,分初中高三级,每级三段,分别以鹰、虎、龙头进行标识,龙头为最高段位。 本报讯 (记者 陈怡)如果你是詠春拳三段,那么恭喜你,今后你就可以身穿标识有金色鹰头的詠春拳标识服了。昨日,中国詠春拳段位考核在南风古灶正式开班,主办方将詠春拳的段位分为初、中、高三级,每一级各分三段,并用富有中国特色的鹰、虎、龙头进行标识,通过考核的考生原创 2008-11-21 14:29:00 · 5161 阅读 · 0 评论 -
小念头招式图解
小念頭咏春拳的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三套拳及木人桩。基本手法以三傍手为主,还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桥、粘打。此次分享给大家的是咏春拳小念头教学:咏春拳小念头筑基。 练习小念头必须将全身放松,包括双肩、手腕、手肘,挺胸收腹,肩膀下垂,两膝向内拑。初学时,整套拳法可以以较慢速度来练习,特别是「一摊三伏手」,应以最缓慢的速度去练习。待整套拳法熟习之后,便可将速度加快。注意上身不可摇原创 2016-07-07 16:20:38 · 4650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