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索引是对数据库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进行排序的一种结构,使用索引可快速访问数据库表中的特定信息。
2、作用
索引的用途:我们对数据查询及处理速度已成为衡量应用系统成败的标准,而采用索引来加快数据处理速度通常是最普遍采用的优化方法。
3、优缺点
索引的利弊:查询执行的大部分开销是I/O,使用索引提高性能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避免全表扫描,因为全表扫描需要从磁盘上读取表的每一个数据页,如果有索引指向数据值,则查询只需要读少数次的磁盘就行啦。所以合理的使用索引能加速数据的查询。但是索引并不总是提高系统的性能,带索引的表需要在数据库中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同样用来增删数据的命令运行时间以及维护索引所需的处理时间会更长。所以要合理使用索引,及时更新去除次优索引。
4、分类:
唯一索引(UNIQUE):不允许两行具有相同的索引值(创建了唯一约束,系统将自动创建唯一索引)
主键索引:主键索引要求主键中的每个值是唯一的,(创建主键自动创建主键索引)
聚集索引(CLUSTERED):表中各行的物理顺序与键值的逻辑(索引)顺序相同,表中只能包含一个聚集索引,主键列默认为聚集索引
非聚集索引(NONCLUSTERED):表中各行的物理顺序与键值的逻辑(索引)顺序不匹配,表中可以有249个非聚集索引
3.创建索引的标准:用语频繁搜索的列;用语对数据进行排序的列
5、如何创建索引
语法:
CREATE [索引类型] INDEX 索引名称
ON 表名(列名)
WITH FILLFACTOR = 填充因子值0~100
GO
实例
USE 库名
GO
IF EXISTS (SELECT * FROM SYSINDEXES WHERE NAME='IX_TEST_TNAME')--检测是否已经存在IX_TEST_TNAME索引
DROP INDEX TEST.IX_TEST_TNAME--如果存在则删除
--创建索引
CREATE NONCLUSTERED INDEX IX_TEST_TNAME --创建一个非聚集索引
ON TEST(TNAME) --为TEST表的TNAME字段创建索引
WITH FILLFACTOR = 30 --填充因子为30%
GO
SELECT * FROM TEST(INDEX = IX_TEST_TNAME) WHERE TNAME = 'A' --指定按‘IX_TEST_TNAME’索引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