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推文全新看点(文中附带最新·鸿蒙全栈学习笔记)
📃 鸿蒙(HarmonyOS)北向开发知识点记录~
📃 鸿蒙(OpenHarmony)南向开发保姆级知识点汇总~
📃 鸿蒙应用开发与鸿蒙系统开发哪个更有前景?
📃 嵌入式开发适不适合做鸿蒙南向开发?看完这篇你就了解了~
📃 对于大前端开发来说,转鸿蒙开发究竟是福还是祸?
📃 鸿蒙岗位需求突增!移动端、PC端、IoT到底该怎么选?
📃 记录一场鸿蒙开发岗位面试经历~
📃 持续更新中……
一、前言
本文围绕的主题是OpenHarmony中消息处理的流控机制,相关的代码实现位于distributedschedule_samgr_lite\samgr_endpoint\source\token_bucket.c
。在对代码的分析中,发现鸿蒙系统自己实现了一个令牌桶算法来做流量控制。算法的原理是以一种恒定的速率生成令牌,如果需要处理消息就从桶中获取令牌,若有则允许执行,若没有则拒绝。
二、宏定义及数据结构
#define TOKEN_PRE_MSG 1000 //消息处理大小
typedef struct TokenBucket TokenBucket;
struct TokenBucket {
int rate; //每毫秒生成令牌的速率,现在使用TPS
int burst; //令牌桶的突发大小
uint64 last; //最后一条消息的时间
int used; //已使用的buckets
};
typedef enum BucketStatus {
BUCKET_BUSY, //繁忙
BUCKET_IDLE, //闲置
BUCKET_INVALID, //无效
} BucketStatus;
三、函数实现分析
判断令牌数是否充足
/*
函数功能:判断是否可以对消息处理
函数描述:根据消息处理的时间间隔和令牌生成速率,获取令牌数。
判断未消耗的令牌数是否满足条件,若不满足则返回BUCKET_BUSY,若满足则返回BUCKET_IDLE。
对于BUCKET_IDLE状态,TB_CheckMessage()的调用者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消息处理。
*/
int TB_CheckMessage(TokenBucket *bucket)
{
if (bucket == NULL) {
return BUCKET_INVALID;
}
//获取当前时间
uint64 now = SAMGR_GetProcessTime();
//计算当前时间和上一条消息处理时间的时间间隔所产生的令牌数
uint64 generated = (now > bucket->last) ? ((now - bucket->last) * bucket->rate) : 0;
//每次消耗TOKEN_PRE_MSG
int used = bucket->used + TOKEN_PRE_MSG;
//更新已使用的令牌数。若生成的大于已使用的则更新已使用数为0
used = (generated > used) ? 0 : (used - (int)generated);
if (used >= bucket->burst * TOKEN_PRE_MSG) {
//已使用的大于峰值,返回繁忙
return BUCKET_BUSY;
}
//更新已使用数和处理时间
bucket->used = used;
bucket->last = now;
return BUCKET_ID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