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UiAutomator自动化测试时一个保存log文件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智能化的日志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捕获并管理测试过程中的日志文件。通过在测试用例开始时启动日志捕获,在测试结束后根据测试结果决定是否保留日志,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日志存储,便于定位和分析bug。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有的网友说他们自动化测试时间比较长,全程抓取log,其log文件达到了好几G的大小,问有没有办法只在发现bug的时候抓log。
    当然办法是有的,我的设想如下:在每个测试用例开始时同时开始抓log,当测试用例结束时,如果这个用例通过则将log文件删除,如果这个测试用例发现了bug则不删log文件,这样每个发现了问题的测试用例都会保存一个log文件,便于提交给程序员们分析问题。抓log和删除log的java代码如下:   

    String date = new SimpleDateFormat("HH.mm.ss-yyyyMMdd")     .format(new Date()) ;//全局变量,用于获取日期,在后面的程序中生成当次测试的BugLog文件夹 Process logProcess;

    //启动抓log程序,并将其保存成为一个txt文件,将此方法用于每个测试用例的开头     public String catchLog(String LogFileName){         File path = new File("/sdcard/");         if (path.exists()) { //验证是否存在这个目录             path = new File("/sdcard/BugLog"+date); //根据需要设置保存的路径         } else {             path = new File("/***/BugLog"+date); //根据你的手机实际路径设置         }         if (!path.exists())             path.mkdir();                        LogFileName = path + "/" + LogFileName+".txt";         try {             logProcess=Runtime.getRuntime().exec("cmd /k adb logcat -v threadtime >"+LogFileName);         } catch (IOException e1) {             e1.printStackTrace();         }         return LogFileName;     }         //删除Log,将此方法用于每个测试用例的结尾     public void delLog(boolean b,String LogFileName){         File file=new File(LogFileName);         if(b&&file.exists()){

logProcess.destroy();             file.delete();         }     } }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掌握使用`android-catcher`库进行Android设备性能监控以及结合`uiautomator2`实现自动化测试方法,你可以参考《Python android-catcher:Android UI自动化测试与性能监控》一书。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android-catcher`库来完成复杂应用的性能数据采集和自动化测试任务。 参考资源链接:[Python android-catcher:Android UI自动化测试与性能监控](https://wenku.youkuaiyun.com/doc/2azgo8qwga?spm=1055.2569.3001.10343) 首先,确保你的测试环境已经搭建好,包括Python环境和uiautomator2服务。接着,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使用`android-catcher`库中的`Task`类来定义你的自动化测试场景。例如,如果你想测试一个列表滑动操作,你可以创建一个继承自`Task`的子类,并重写`execute`方法,加入滑动操作的代码。 2. 在执行测试的脚本中,实例化你的测试场景类,同创建相应的性能信息采集类,如`CPUInfo`、`MemInfo`等,将它们添加到你的测试任务中。 3. 运行你的测试任务,`android-catcher`会自动在执行测试的同捕获性能数据,并将其记录下来。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CPU使用率、内存占用和帧率等信息。 4. 测试完成后,你可以分析这些性能数据,查找可能存在的性能瓶颈或问题。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android-catcher`和`uiautomator2`来测试一个简单的列表滑动操作,并监控性能数据: ```python from android_*** import CPUInfo, MemInfo from android_catcher.task import Task from android_catcher.utils import log from uiautomator2 import Device class ListScrollTask(Task): def __init__(self): super().__init__() self.device = Device() def execute(self): # 执行列表滑动操作 self.device.swipe(0.5, 0.5, 0.5, 0.8, 500) log('List滑动操作完成') # 启动性能数据采集 cpu_info = CPUInfo() mem_info = MemInfo() # 启动信息采集,采集间隔为2秒,采集5次 cpu_info.start(2, 5) mem_info.start(2, 5) # 假设等待一段间让数据采集更全面 time.sleep(10) # 停止信息采集 cpu_info.stop() mem_info.stop() # 输出采集到的性能数据 log('CPU使用率数据:', cpu_info.get_data()) log('内存占用数据:', mem_info.get_data()) # 实例化并运行测试任务 task = ListScrollTask() task.run() ``` 通过这个示例,你可以看到如何定义一个测试任务,并在任务中集成性能监控。使用`android-catcher`库可以让你的测试过程更加高效,同能够获得深入的性能分析数据,以便对应用进行调优和优化。 完成这个实战案例之后,如果你想继续深入了解`uiautomator2`的其他高级功能,以及`android-catcher`提供的更多信息捕获和分析工具,我建议你查看官方文档和GitHub项目页面以获取更多信息。 参考资源链接:[Python android-catcher:Android UI自动化测试与性能监控](https://wenku.youkuaiyun.com/doc/2azgo8qwga?spm=1055.2569.3001.10343)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