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类中常用的方法/函数

本文介绍了Socket编程的基本操作,包括建立连接、发送与接收数据等关键方法。涵盖了Connect、Send、Receive等核心API,并解释了如何使用这些API进行有效的网络通信。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Connect:建立到远程设备的连接

   public void Connect(EndPoint remoteEP):

2.Send:从数据中的指示位置开始将数据发送到连接的Socket

  public int Send(byte[],int,SocketFlags)

3.SendTo:将数据发送到特定终结点

  public int SendTo(byte[],EndPoint);

4.Recieve:将数据从连接的socket接收到接收缓冲区的特定位置

  public int Recieve(byte[],int,SocketFlags)

5.RecieveFrom:接收数据缓冲区中的特定位置的数据并存储终结点

public int RecieveFrom(byte[],int,SocketFlags,ref EndPoint)

6.public void Bind(EndPoint localEP):与一个本地终结点相关联

7.public void Listen(int backlog):将socket置于侦听状态

8.public Socket Accept():创建新的socket以处理传入的连接请求

9.public void Shutdown(SocketShutdown how):禁用某Socket上的发送和接收

10.public void Close():强制Socket连接关闭

 

在Delphi中,套接字(Socket)编程用到的基本是TServerSocket与TClientSocket。这两个全部位于ScktComp单元中。其型定义如下: type TServerSocket = class (ScktComp.TCustomServerSocket); TClientSocket = class (ScktComp.TCustomSocket)。      在编写程序时,首先要对TServerSocket(在服务器端)与TClientSocket(在客户端)进行实例化。对于TServerSocket的对象,主要设置其服务型(ServerType)与端口(Port)的属性,然后编写“OnClientRead”事件处理程序的代码,处理来自客户机的请求。如要启动服务器,设置TServerSocket对象的Active属性为真(即Active := True),如要停止服务器,则设置TServerSocket对象的Active属性为假(即Active := False)。      对于TClientSocket的对象,主要设置对方服务器的服务型(ServerType)、端口(Port)以及IP地址(Address)的属性,之后编写“OnConnect与OnRead”事件处理程序的代码“OnConnect”事件处理程序用来检查与服务器连接成功与否(必须在这里进行检查才有效),“OnRead”事件处理程序用来读取服务器发来的信息。如要连接服务器,设置TClientSocket对象的Active属性为真(即Active := True;注意:检查连接是否成功,必须在“OnConnect”事件处理程序中进行),如要断开与服务器的连接,则设置TClientSocket对象的Active属性为假(即Active := Fals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