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基于javaweb的高校智能排课系统

项目介绍

本系统采用了jsp技术,将所有业务模块采用以浏览器交互的模式,选择MySQL作为系统的数据库,开发工具选择idea来进行系统的设计。基本实现了智能排课系统应有的主要功能模块,本系统有管理员、教师和教务员,其中管理员权限如下:教师管理(教师、教务员)、基本信息管理(教室管理、课程管理、学期管理、班级管理)、课程表管理;教务员:课程表管理、课表查看;教师:我的课程表等内容。

具体实现截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技术栈

本javaweb+maven项目采用的数据库是Mysql,使用Springboot框架开发,十分方便,也具有跨平台的优势,在IntelliJ IDEA的设计过程中,使用mybatis进行数据库持久化,充分保证了系统代码的良好可读性、实用性、易扩展性、通用性、便于后期维护、操作方便以及页面简洁等特点。主要牵扯到的程序,数据库与计算机技术等。覆盖知识面大.请大家给个关注收藏点赞.

本博主精通 SSM转springboot.springboot转成ssm框架,需要的可以联系我

Spring Boot 的三层架构指的是:
1.表示层:这一层通常由 Controller 组成,负责处理 HTTP 请求和向用户展示信息。
2.业务逻辑层:包含 Service 接口及其实现类(ServiceImpl),处理应用程序的核心业务逻辑。
3.数据访问层:由 Mapper 接口和 Mapper.xml 文件组成,负责与数据库交互,执行 CRUD操作。
开发工具:idea/eclipse、navicat for mysql
开发语言:java、jdk1.8、mysql
硬件环境:Win10系统、Google等。

开发核心技术:

主要技术:spring家族,springboot springmvc、mybatis、java等
框架:ssm/springoot都有
jdk版本:1.8 及以上
ide工具:IDEA 或者eclipse
数据库: mysql
编程语言: java
前端:layui+bootstrap+jsp
详细技术:HTML+CSS+JS+jsp+springmvc+mybatis+MYSQL+MAVEN+tomcat
Spring Boot也提供了大量的开箱即用的功能和插件,如Spring Data、Spring Security和Spring Cloud等。这些功能使得开发者可以更快速地构建应用程序,并且可以更容易地扩展和集成其他技术。它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框架,它的自动配置、内置服务器和插件等功能使得开发者可以更快、更轻松地构建高质量的应用程序。
Mybatis简介:
Mybatis是基于Mysql的一个优秀的持久层框架,其几乎将所有连接Java语言需要配置的地方包括JDBC都封装起来,不在向JDBC那样繁琐,让开发人员专注于编写SQL语句,其内部页添加了许多自己的规则,以便让Spring框架与其无缝结合。

开发工具和技术

IntelliJ IDEA是java编程语言的集成环境,目前是业界公认的最好的开发工具,他拥有使用的自动导包、代码提示、一键重置等功能,并拥有全世界的程序员贡献的各种强大的插件,辅佐人们更好的开发,内部继承Maven管理、git工具等让开发变得更便捷。
后端技术
SpinrgBoot:为所有spring开发提供了一个更快、更广泛的入门体验;
Maven: 项目管理和构建自动化工具,用于java项目。
java: 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适用于构建跨平台应用。
Springmvc:从而在使用Spring进行WEB开发时,可以选择使用Spring的Spring MVC框架。
MyBatis: java持久层框架,支持定制化SQL、存储过程以及高级映射。
Spring: 开源的java平台,提供了全面的编程和配置模型。

详细视频演示

请联系我获取更详细的演示视频

核心代码部分展示

/**
 * 登录相关
 */
@RequestMapping("users")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sController{
	
	@Autowired
	private UsersService userService;
	
	@Autowired
	private TokenService tokenService;

	/**
	 * 登录
	 */
	@IgnoreAuth
	@PostMapping(value = "/login")
	public R login(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String captcha,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UsersEntity user = userService.selectOne(new EntityWrapper<UsersEntity>().eq("username", username));
		if(user==null || !user.getPassword().equals(password)) {
			return R.error("账号或密码不正确");
		}
		String token = tokenService.generateToken(user.getId(),username, "users", user.getRole());
		return R.ok().put("token", token);
	}
	
	/**
	 * 注册
	 */
	@IgnoreAuth
	@PostMapping(value = "/register")
	public R register(@RequestBody UsersEntity user){
//    	ValidatorUtils.validateEntity(user);
    	if(userService.selectOne(new EntityWrapper<UsersEntity>().eq("username", user.getUsername())) !=null) {
    		return R.error("用户已存在");
    	}
        userService.insert(user);
        return R.ok();
    }

	/**
	 * 退出
	 */
	@GetMapping(value = "logout")
	public R logou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request.getSession().invalidate();
		return R.ok("退出成功");
	}
	
	/**
     * 密码重置
     */
    @IgnoreAuth
	@RequestMapping(value = "/resetPass")
    public R resetPass(String username,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UsersEntity user = userService.selectOne(new EntityWrapper<UsersEntity>().eq("username", username));
    	if(user==null) {
    		return R.error("账号不存在");
    	}
    	user.setPassword("123456");
        userService.update(user,null);
        return R.ok("密码已重置为:123456");
    }
	
	/**
     * 列表
     */
    @RequestMapping("/page")
    public R page(@RequestParam Map<String, Object> params,UsersEntity user){
        EntityWrapper<UsersEntity> ew = new EntityWrapper<UsersEntity>();
    	PageUtils page = userService.queryPage(params, MPUtil.sort(MPUtil.between(MPUtil.allLike(ew, user), params), params));
        return R.ok().put("data", page);
    }

	/**
     * 列表
     */
    @RequestMapping("/list")
    public R list( UsersEntity user){
       	EntityWrapper<UsersEntity> ew = new EntityWrapper<UsersEntity>();
      	ew.allEq(MPUtil.allEQMapPre( user, "user")); 
        return R.ok().put("data", userService.selectListView(ew));
    }

    /**
     * 信息
     */
    @RequestMapping("/info/{id}")
    public R info(@PathVariable("id") String id){
        UsersEntity user = userService.selectById(id);
        return R.ok().put("data", user);
    }
    
    /**
     * 获取用户的session用户信息
     */
    @RequestMapping("/session")
    public R getCurrUser(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Long id = (Long)request.getSession().getAttribute("userId");
        UsersEntity user = userService.selectById(id);
        return R.ok().put("data", user);
    }

详细视频演示

请联系我获取更详细的演示视频

源码获取方式

点击文章下方名片联系我即可~

系统采用“并行回溯”的算法,只需设置好学校基本信息和排课的各项限制条件后,其余事情则由计算机来完成。课表安排完全自动化(也可手工安排),排完后可进行调整,采用随机安排方式,具有排课速度快、准确率高、效果好,并能自动计算教师教学工作量,多种格式的班级、教师、全校课程表的输出。主要功能包括:课表管理(新建、打开、删除课表)、基本设置(年级、班级、教师、课程)、教学设置(上课时间、课时、教师任课)、排课设置(班级课表、排课条件、科目优先、排课选项)、教师安排、课程安排(自动、手动)、课表调整(单向、双向、拖动)、课程报表(班级课表、教师课表、教师任课表等)。 排课思路 课程安排: 在设置好学校基本信息、排课的各项限制条件,并排好教师授课表后,可按手工或自动排课进行课程表安排。 课程优先级: 根据具体情况,我们所学课程有专业课和基础课之分,基础课先排,而后是专业课。 手动排课: 由教师一门一门课程进行设置,由系统提示是否教师冲突或课程是否多排或少排。对于课程安排极其复杂的学校且用自动排课无法排出满意课程表的学校,可选择此种方式排课,至少教师排课时的课程数是否正确和教师是否冲突的问题。 自动排课: 课程表采用"并行回溯"的算法,按年级班级顺序一节一节排课,若排到某位置有冲突,系统回溯上一断点位置,重新安排,直到课程表全部排出为止。排课时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均匀性(即课程安排尽可能均匀,如语文一周10节,若一周上5天的话尽可能每天安排两节课)和教师授课的均匀性(如张三教师一周5天共上15节,则尽可能安排每天3节课,且3节课不连续安排在如123或234接等)。课表安排完全自动化,并采用随机安排方式,具有排课速度快、准确率高的特点。对排出的课程表不满意可进行调课或直接在课程报表中进行更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计算机专业源码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