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admin安装k8s集群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从零开始搭建k8s集群,包括服务器规划、环境准备、docker安装配置、kubeadm、kubelet和kubectl的安装,k8s集群初始化,部署网络插件flannel,安装dashboard,搭建Harbor私有仓库,发布服务以及内核参数优化等步骤,是k8s入门实践的全面指南。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一 、环境部署

1、服务器规划

2、环境准备

二、所有节点安装docker

1、配置yum源,安装docker

2、配置daemon.json文件

三、所有节点安装kubeadm、kubelet 和kubectl 

四、部署k8s集群

1、查看初始化需要的镜像

2、导入镜像

3、初始化kubeadm

3.1 方法一:通过修改配置文件初始化

3.2 方法二:命令行

五、所有节点部署网络插件flannel

1、部署flannel

1.1 方法一

1.2 方法二  

2、测试

六、安装dashboard

1、所有节点安装dashboard

2、测试

七 安装Harbor私有仓库

1、harbor 节点环境准备

2、安装 Harbor

3、生成证书

4、登录测试

4.1 浏览器登录

4.2 在任意node接点上登录

5、上传镜像

6、拉取镜像

八、发布服务

1、发布服务

2、测试

2.1 访问测试

2.2  使用ipvsadm 查看策略

3、在线修改资源配置

3.1 修改配置

3.2 访问测试

九、内核参数优化


一 、环境部署

1、服务器规划

角色 ip 服务
master(2c/4G ,cpu核心数要求大于2) 192.168.157.10 docker,kubeadm,kubelet,kubectl,flannel
node01( 2c /2G) 192.168.157.45 docker,kubeadm,kubelet,kubectl,flannel
node02 (2c/2G) 192.168.157.50 docker,kubeadm,kubelet,kubectl,flannel
Harbor 节点(hub.com) 192.168.157.100 docker ,docker-Compose,harbor-offline-v1.2.2

2、环境准备

#关闭firewalld防火墙和selinux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setenforce 0
sed -i 's/enforcing/disabled/' /etc/selinux/config

#清空iptables 规则(不关闭则报错)
iptables -F && iptables -t nat -F && iptables -t mangle -F && iptables -X

#关闭swap分区(不关闭则报错)
swapoff -a
sed -ri 's/.*swap.*/#&/' /etc/fstab

#加载ip_vs模块(一定要加载,不加载不能进行转发)
for i in $(ls /usr/lib/modules/$(uname -r)/kernel/net/netfilter/ipvs|grep -o "^[^.]*");do echo $i; /sbin/modinfo -F filename $i >/dev/null 2>&1 && /sbin/modprobe $i;done

#各自节点修改主机名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master01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node01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node02
#所有节点修改/etc/hosts文件
cat >> /etc/hosts << EOF
192.168.157.10 master01
192.168.157.45 node01
192.168.157.50 node02
EOF
#所有节点调整内核参数
cat > /etc/sysctl.d/kubernetes.conf << EOF
#开启网桥模式,可将网桥的流量传递给iptables链
net.bridge.bridge-nf-call-ip6tables=1
net.bridge.bridge-nf-call-iptables=1
#关闭ipv6协议
net.ipv6.conf.all.disable_ipv6=1
net.ipv4.ip_forward=1
EOF

#加载参数
sysctl --system  

二、所有节点安装docker

1、配置yum源,安装docker

#安装docker 需要在线源.需要把官方自带的yum 源启用
yum install -y yum-utils device-mapper-persistent-data lvm2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s://mirrors.aliyun.com/docker-ce/linux/centos/docker-ce.repo 
yum install -y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

第一个安装的是依赖包
第二个安装的是docker中的源
第三个安装的是社区版的docker

2、配置daemon.json文件

mkdir /etc/docker
cat > /etc/docker/daemon.json <<EOF
{
  "registry-mirrors": ["https://k0ki64fw.mirror.aliyuncs.com"],   #指向阿里源
  "exec-opts": ["native.cgroupdriver=systemd"],
  "log-driver": "json-file",
  "log-opts": {
    "max-size": "100m"                                           #这四行是日志大小
  }
}
EOF

registry-mirrors:配置镜像加速地址

  • 阿里云的镜像加速: 控制台---->在产品与镜像服务搜索容器镜像服务----> 镜像工具------>镜像加速器

exec-opts:

  • 使用Systemd管理的Cgroup来进行资源控制与管理,因为相对Cgroupfs而言,Systemd限制CPU、内存等资源更加简单和成熟稳定。

log-driver ; log-opts

  • 日志使用json-file格式类型存储,大小为100M,保存在/var/log/containers目录下,方便ELK等日志系统收集和管理日志。

        使用systemd管理的Cgroup来进行资源控制与管理,因为相对Cgroupfs而言,Systemd限制CPU、内存等资源更加简单和成熟稳定。

        日志使用json-file格式类型存储,大小为100M,保存在/var/log/containers目录下,方便ELK等日志系统收集和管理日志。

-----------------------------------------------------------------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service
systemctl enable docker.service 

docker info | grep "Cgroup Driver"

三、所有节点安装kubeadm、kubelet 和kubectl 

#配置kubernetes源
cat > /etc/yum.repos.d/kubernetes.repo << EOF
[kubernetes]
name=Kubernetes
baseurl=https://mirrors.aliyun.com/kubernetes/yum/repos/kubernetes-el7-x86_64
enabled=1
gpgcheck=0
repo_gpgcheck=0
gpgkey=https://mirrors.aliyun.com/kubernetes/yum/doc/yum-key.gpg https:
### 使用 KubeAdm 安装 Kubernetes 集群 #### 准备工作 为了成功安装 Kubernetes 集群,需先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这包括更新操作系统并安装必要的软件包,如 `kubelet`、`kubeadm` 和 `kubectl`。此外,建议关闭交换分区以优化性能;配置 `/etc/hosts` 文件以便于节点之间的名称解析;设置免密码SSH访问来简化管理操作;选择合适的容器运行时(比如Docker或Containerd),并按照官方指导进行相应配置;最后,添加Kubernetes GPG密钥至系统中,并指定非默认的软件仓库地址用于后续安装过程[^3]。 #### 初始化主控节点 一旦前期准备就绪,在主控节点上执行如下命令初始化集群: ```bash sudo kubeadm init --pod-network-cidr=10.244.0.0/16 ``` 此命令会启动一个全新的Kubernetes集群实例,并返回一段指令帮助用户配置本地环境以便进一步管理和扩展集群规模。注意这里的CIDR范围应根据实际网络规划调整[^1]。 #### 设置 Pod 网络插件 紧接着需要部署一个CNI兼容的Pod网络解决方案,例如Flannel或其他第三方产品。可以通过应用相应的YAML清单文件实现这一点: ```bash kubectl apply -f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coreos/flannel/master/Documentation/kube-flannel.yml ``` 确保所选方案支持当前版本的Kubernetes,并遵循其特定的安装说明。 #### 加入工作节点 获取加入令牌后,将其应用于其他希望成为集群成员的工作节点之上。通常形式如下所示: ```bash kubeadm join <control-plane-host>:<control-plane-port> --token <token> --discovery-token-ca-cert-hash sha256:<hash> ``` 每台新机器都需要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全部纳入集群体系之中。 #### 后续配置 随着更多节点的成功接入,还需考虑一些额外的任务,像设定上下文关联、分发管理员证书给各个节点等措施有助于提升日常运维效率。具体做法可参照以下示例代码片段[^5]: ```bash export KUBECONFIG=/etc/kubernetes/admin.conf scp /etc/kubernetes/admin.conf slave1:/etc/kubernetes/ scp /etc/kubernetes/admin.conf slave2:/etc/kubernetes/ ``` 这些动作使得远程服务器也能顺利调用API服务端口,从而达到集中化管控的目的。 #### 升级注意事项 当计划对现有集群实施版本迭代时,请务必提前审阅官方变更记录及相关组件文档,确认所有依赖项均能良好适配新版核心引擎。特别是涉及到网络层面上的变化,往往牵一发动全身,不容忽视[^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