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模型
E-R模型的基本观点:
世界是由一组称作实体的基本对象和这些对象之间的联系构成的
E-R模型的基本概念:
实体
属性
联系
关键字/码
- 实体与实例: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
实体有类和个体(实例)的概念/ -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方面特性
属性有很多类型:单一属性和复合属性 ----》(关系的第一范式)
单值属性和多值属性
可空值属性和非空值属性
导出属性 - 关键字/码:实体中能够用其值唯一区分每个实例的属性或属性的组合
- 联系:☞一个实体的实例和其他实体的实例之间所有可能发生的联系
联系是要达的要素
参与发生联系的实体的数目,称为联系的度或元
联系有一元联系、二元联系、多元联系
实体是相对稳定的,但联系是变化
角色:(一元联系)实体在联系中的作用称为实体的角色
二元联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一对一联系:实体A的实例只能和实体B的一个实例发生联系,反之,实体B的一个实例只能和实体A的一个实例发生联系
一对多联系:实体A的实例能和实体B的多个实例发生联系,而实体B的实例只能和实体A的一个实例发生联系
多对多联系:实体A的实例能和实体B的多个实例发生联系,实体B的实例能和实体A的多个实例发生联系
联系的基数:实体实例之间的联系的数量 外键是两个表之间联系的纽带 多对多的情况只能建新表喽
通常以实体参与联系的最小基数和最大基数来标记
完全参与联系:该实例至少一个参与到联系中。
部分参与联系:该实例可以不参与联系 ---------》空值
图形化表达——Chen方法:
- 实体 矩形框
- 属性 椭圆
多值属性:双线椭圆
导出属性:虚线椭圆 - 关键字/码:下划线
- 连接实体和属性:直线
- 联系:菱形
- 连接实体和联系:直线
- 连接联系和属性:直线
- 复合关键字:标有相同的数字
- 多组关键字:标有不同的数字
- 1端实体-直线旁边标1
- 多端实体-直线旁边标m或n
- 部分/完全参与联系:0…m,1…n
建模的步骤
1.理解需求,寻找实体
能够用一个个、一件件、一串串等重叠量词形容的
2.用属性刻画每个实体
至少给出重要属性
3.确定每一个实体的关键字/码
关键字属性必须标记清晰
4.数据建模的重点是分析实体之间的联系
标记联系基数很重要,不同的基数可能导致不同的设计方案
5.检查是否覆盖了需求
ER图是对需求的理解与表达-要覆盖需求
ER图的绘制要符合规范–chen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