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25到北京。
先说南京,走的那一天,狂干活,妈的,到下班了教材才改好。以前的那小女孩干活可真是不行。打个比方,有个实验用到发光二极管,在步骤一她写LED,步骤二写发光二极管,步骤三写发光二极管LED,步骤四干脆就写管子,步骤五更绝写成了灯。
走前的慌张和忙乱和从北京离开的时候有一比,原因是没有订计划,想着以前的副总坚持要订的计划表,每周例会等,不管它对公司怎么样,对于我个人来说绝绝对对是必要和应该学习的。
坐在火车上,和中国农大的一个带队实习的老师聊天。他很健谈,主要谈的是他抓的学生工作。从十点多坐定,一直谈到快二点。
他讲到农大坚持不用专职辅导员制,以任课老师为主,在校研究生为副的一正一副制。辅导员的工作量主要是在一和四年级,最头痛的问题,一是沉迷网络,一是感情问题。果然,在这两个方面,他聊到很多的典型案例。
比如:一个新生沉迷网络,如何说也不行。呵,这种问题,别说是学生,谁都有可能遇到,也难以自拔。他的解决方法是不停的找这个学生聊天,找到其弱点。终于有一天发现了,那就是这个学生聊到过年回家,发现弟弟高三了还不好好学习,他气的狠狠的骂了他一顿。老师不动声色的记下,在班会上不点名的提到这件事情,说,自己都沉迷网络成那样,还有什么资格教育别人。那个学生主动站起来,发言请全体学生监督,决不上网了。听起来像个故事,但感人的是老师提起这件事的那种扬抑在脸上的愉悦的心情。
比如:一个宿舍有两三个坏学生抱成团不好好学。我听这个老师讲时,我在想应该坚决的把他们调开。但这个老师说,调开就完了,因为逆反心理。现在教师对学生必须要以哄为主,其它手段为辅。他的解决方法是,逐一分析,找到最弱的一个,然后不停的谈话和拉拢。简洁的说,就是拉一个,打一个。这样下去就成功了。
再有让我奇怪的一件事是,他提起农大近几年最大的事情,是一个女生意外怀孕被开除。意外是因为农大这么大,这件事这么小。我以为,总得是死亡的事才能排上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