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roguard签名打包 .jar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Ant和ProGuard对Java项目进行混淆打包,包括环境搭建、配置文件详解及常见问题解决。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很久没有更新了,最近做了个小功能,想把代码打成 .jar文件给别人引用。除了基本的调用方法,其余核心代码都经过混淆打包。用到了ant+proguard,这里记录一下。 

 

ProGuard是一个压缩、优化和混淆Java字节码文件的免费的工具,它可以删除无用的类、字段、方法和属性。可以删除没用的注释,最大限度地优化字节码文件。它还可以使用简短的无意义的名称来重命名已经存在的类、字段、方法和属性。常常用于Android开发用于混淆最终的项目,增加项目被反编译的难度。android的sdk中已经有此工具,在sdk\tools\proguard\lib\proguardgui.jar,打包是可以直接用此工具混淆,只是流程比较复杂,需要手动更改其中的配置。如图:


大致的流程就是选择需要打包的java文件,export执行打包成一个.jar文件

然后通过proguard一步一步选择,配置就可以混淆打包了。详细步骤及配置就不说了,网上很多例子。


下面主要讲一下 怎样用ant执行build文件来混淆打包

Ant是Apache软件基金会JAKARTA目录中的一个子项目,它有以下的优点。跨平台性。Ant是纯Java语言编写的,所以具有很好的跨平台性。操作简单。Ant是由一个内置任务和可选任务组成的。Ant运行时需要一个XML文件(构建文件)。 Ant通过调用target树,就可以执行各种task。每个task实现了特定接口对象。由于Ant构建文件 是XML格式的文件,所以很容易维护和书写,而且结构很清晰。Ant可以集成到开发环境中。由于Ant的跨平台性和操作简单的特点,它很容易集成到一些开发环境中去。

安装和配置环境变量

到官方主页http://ant.apache.org下载新版的ant,得到的是一个apache-ant-bin.zip的压缩包。将其解压到你的硬盘上。

window中设置ant环境变量:

       ANT_HOME    C:/ apache-ant-1.8.1

       path             C:/ apache-ant-1.8.1/bin

       classpath      C:/apache-ant-1.8.1/lib

测试是否配置成功


      

ant执行需要一个build文件,此次项目用到的build文件配置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t
    name="ProjectName" 
    basedir="." 
    default="optimize_class" >

    <!-- 设置全局属性 -->
    <property file="project.properties" />
    
    <property environment="env" />
    <property name="encode" value="utf-8"/>
    <property name="debug" value="false"/>
    <property name="includeAntRuntime" value="false"/>
    <property name="target_version" value="1.7"/>
    <property name="src_dir" value="${basedir}\src"/>
    
    <!--
    ========================================
    	   工程构建目录
    ========================================
    -->
    <property name="build_dir" value="${basedir}\build" />
    <property name="java_build_dir" value="${build_dir}\java" />
    <property name="class_build_dir" value="${build_dir}\class" />
    <property name="jar_build_dir" value="${build_dir}\jar"/>
    <property name="unOptimize_jar_build_dir" value="${jar_build_dir}\unOptimize.jar"/>
     <!--
     ========================================
    	   构建完成文件
     ========================================
      -->
    <property name="release_jar_dir" value="${basedir}\${releaseJar}"/>
    
    
    
    <!-- 声明第三方依赖的jar -->  
    <path id="dependencies">    
        <fileset dir="${basedir}\libs">  
            <include name="**/*.jar" />  
        </fileset> 
    </path>   
    
     <!-- 引入Android依赖 -->
    <property
        name="lib.android"
        value="${sdk.dir}\platforms\${target}\android.jar" />
    
    <!-- 引入混淆依赖 -->
    <property
        name="lib.proguard"
        value="E:\adt-bundle-windows-x86_64-20140702\sdk\tools\proguard\lib\proguard.jar" />
    <!-- dx命令(当前系统为windows,如果系统为linux,可将.bat文件替换成相对应的命令) -->
    <property
        name="dx"
        value="${sdk.dir}\build-tools\24.0.1\dx.bat" />
    
    
    <!-- 拆分java文件-->
    <target name="init">
         <mkdir dir="${build_dir}" />
         <mkdir dir="${java_build_dir}" />
         <mkdir dir="${class_build_dir}" />
         <mkdir dir="${jar_build_dir}" />
    </target>
    
    <!-- 拆分java文件 -->
    <target name="separate_java" depends="init">
        <copy todir="${java_build_dir}" >
        	<fileset dir="${src_dir}" >
              <include name="com/project/package/*.java" />
        	</fileset>
        </copy>
    </target>

    <!-- 编译java文件 -->
    <target name="compile_java" depends="separate_java" >
        <javac
            bootclasspath="${lib.android}"
            debug="${debug}"
            destdir="${class_build_dir}"
            encoding="${encode}"
            includeAntRuntime="${includeAntRuntime}"
            srcdir="${java_build_dir}"
            target="${target_version}">
        	 <classpath refid="dependencies" />  
        </javac>
    </target>

    <!-- 混淆class文件 -->
    <target
        name="optimize_class"
        depends="compile_java" >
        <!-- class文件生成jar包 -->
        <jar destfile="${unOptimize_jar_build_dir}" >
            <fileset
                dir="${class_build_dir}"
                includes="**/*.class" />
        </jar>
        <!-- jar包进行混淆 -->
        <java
            failonerror="true"
            fork="true"
            jar="${lib.proguard}" >
            <jvmarg value="-Dmaximum.inlined.code.length=32" />
            <arg value="-injars ${unOptimize_jar_build_dir}"/>    
            <arg value="-outjars ${release_jar_dir}"/>    
            <arg value="-libraryjars ${lib.android}"/>    
              
            <arg value="-dontpreverify"/>    
            <arg value="-dontoptimize"/>    
            <arg value="-dontusemixedcaseclassnames"/>    
            <arg value="-allowaccessmodification"/>    
            <arg value="-optimizationpasses 7"/>    
            <arg value="-verbose"/>
            <arg value="-dontskipnonpubliclibraryclasses"/>    
            <arg value="-dontskipnonpubliclibraryclassmembers"/>  
            <arg value="@${proguard.cfg}"/>
        </java>
        <!-- 删除构建目录 -->
        <delete dir="${build_dir}"/>
    </target>
</project>

常用基本配置不用管,注意其中几个地方:

1. <property file="project.properties" />    指定文件,设置全局属性

2.<property name="encode" value="utf-8"/>    项目的编码格式

3.<property name="target_version" value="1.7"/>     java的jdk版本

4. <include name="com/project/package/*.java" />    需要混淆的java类,这里是将package包下面的所有类都混淆,可以根据自己的项目结构更改此处。


 build.xml常用标签说明:


1 .<project> 标签
每个构建文件对应一个项目。<project>标签是构建文件的根标签。它可以有多个内在属性, 就如代码中所示,其各个属性的含义分别如下。
(1) default表示默认的运行目标,即指定默认的target(即任务)。这个属性是必须的。
(2) basedir表示项目的基准目录。
(3) name表示项目名。
(4) description表示项目的描述。
2 .<target> 标签
一个项目标签下可以有一个或多个target标签。一个target标签可以依赖其他的target标签。例 如,有一个target用于编译程序,另一个target用于生成 可执行文件。在生成可执行文件之前必须先编译该文件,因此可执行文件的target依赖于编译程序的target。Target的所有属性如下。
(1).name表示目标名,这个属性是必须的。
(2).depends表示依赖的目标。
(3)if表示仅当属性设置时才执行。
(4)unless表示当属性没有设置时才执行。
(5)description表示项目的描述。
Ant的depends属性指定了target的执行顺序。Ant会依照depends属性中target出现顺序依次执行 每个target。在执行之前,首先需要执行它所依赖的target。程序中的名为run的target的 depends属性compile,而名为compile的target的depends属性是prepare,所以这几个target执 行的顺序是prepare->compile->run。一个target只能被执行一次,即使有多个target依赖于它。如果没有if或unless属性target总 会被执行。
3.<mkdir> 标签
该标签用于创建一个目录,它有一个属性dir用来指定所创建的目录名,其代码如下:
<mkdir dir=”${class.root}”/>
通过以上代码就创建了一个目录,这个目录已经被前面的property标签所指定。
4 <jar> 标签
该标签用来生成一个JAR文件,其属性如下。
(1) destfile表示JAR文件名。
(2) basedir表示被归档的文件名。
(3) includes表示被归档的文件模式。
(4) excludes表示被排除的文件模式。
5 .<javac标签>
该标签用于编译一个或一组java文件,其属性如下。
(1).srcdir表示源程序的目录。
(2).destdir表示 class文件的输出目录。
(3).include表示被编译的文件的模式。
(4).excludes表示被排除的文件的模式。
(5).classpath表示所使用的类路径。
(6).debug表示包含的调试信息。
(7).optimize表示是否使用优化。
(8).verbose 表示提供详细的输出信息。
(9).fileonerror表示当碰到错误就自动停止。
6 .<java>标签
该标签用来执行编译生成的. class文件,其属性如下。
(1).classname 表示将执行的类名。
(2).jar表示包含该类的JAR文件名。
(3).classpath所表示用到的类路径。
(4).fork表示在一个新的 虚拟机中运行该类。
(5).failonerror表示当出现错误时自动停止。
(6).output 表示输出文件。
(7).append表示追加或者覆盖默认文件。
7 .<delete> 标签
该标签用于删除一个文件或一组文件,去属性如下。
(1)/file表示要删除的文件。
(2).dir表示要删除的目录。
(3).includeEmptyDirs 表示指定是否要删除空目录,默认值是删除。
(4).failonerror 表示指定当碰到错误是否停止,默认值是自动停止。
(5).verbose表示指定是否列出所删除的文件,默认值为不列出。
8 .<copy> 标签
该标签用于文件或文件集的拷贝,其属性如下。
(1).file 表示 源文件
(2).tofile 表示目标文件。
(3).todir 表示目标目录。
(4).overwrite 表示指定是否覆盖目标文件,默认值是不覆盖。
(5).includeEmptyDirs 表示指定是否拷贝空目录,默认值为拷贝。
(6).failonerror 表示指定如目标没有发现是否自动停止,默认值是停止。
(7).verbose 表示制定是否显示详细信息,默认值不显示。
9 .<exec> 执行文件
<execexecutable="${base.dir}/email.bat" >
</exec>
配置 project.properties文件

# This file is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by Android Tools.
# Do not modify this file -- YOUR CHANGES WILL BE ERASED!
#
# This file must be checked in Version Control Systems.
#
# To customize properties used by the Ant build system edit
# "ant.properties", and override values to adapt the script to your
# project structure.
#
# To enable ProGuard to shrink and obfuscate your code, uncomment this (available properties: sdk.dir, user.home):
#proguard.config=${sdk.dir}/tools/proguard/proguard-android.txt:proguard-project.txt

# Project target.
sdk.dir=E:\\adt-bundle-windows-x86_64-20140702\\sdk
target=android-17
android.library=false
proguard.cfg=proguard.cfg
releaseJar=output.jar
        
 sdk.dir是android的sdk目
 releaseJar是输出的jar名字,可以任取

       再配置 proguard.cfg文件,此文件就是混淆要设置的,哪些类的方法要公开,哪些类的方法要混淆,都是在这里设置
-optimizationpasses 5
-dontusemixedcaseclassnames
-dontskipnonpubliclibraryclasses
-dontpreverify
-dontwarn
-dontnote
-verbose

-optimizations !code/simplification/arithmetic,!field/*,!class/merging/*

-dump         proguard/class_files.txt
-printseeds   proguard/seeds.txt
-printusage   proguard/unused.txt
-printmapping proguard/mapping.txt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android.app.Activity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android.app.Application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android.app.Service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android.content.BroadcastReceiver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android.content.ContentProvider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android.app.backup.BackupAgentHelper
-keep public class * extends android.preference.Preference
-keep public class com.android.vending.licensing.ILicensingService

-keep public class com.gn.qiaw.mn.Entry {
	public static <methods>;
}

-keep public class com.gn.qiaw.mn.PayCallBack {
	public <methods>;
}

-keepclasseswithmembernames class * {
    native <methods>;
}
-keepclasseswithmembers class * {
    public <init>(android.content.Context, android.util.AttributeSet);
}
-keepclasseswithmembers class * {
    public <init>(android.content.Context, android.util.AttributeSet, int);
}
-keepclassmembers class * extends android.app.Activity {
   public void *(android.view.View);
}
-keepclassmembers enum * {
    public static **[] values();
    public static ** valueOf(java.lang.String);
}
-keep class * implements android.os.Parcelable {
  public static final android.os.Parcelable$Creator *;
}
     
        最后, 添加proguard文件夹,拷入需要引用的文件proguard.jar,proguardgui.jar,retrace.jar
整个项目的文件目录为:


准备工作做完了, 开始执行build文件,打开cmd命令,输入ant -f build.xml,开始执行


执行成功显示BUILD SUCCESSFUL
刷新项目,项目根目录就会出现刚刚要输入的 output.jar。
用反编译工具 gd-gui 打开刚刚的文件查看是否混淆成功

可以看到,除了我们在proguard.cfg设置的两个类没有被混淆,其余的都混淆成功了
-keep public class com.gn.qiaw.mn.Entry {
	public static <methods>;
}
-keep public class com.gn.qiaw.mn.PayCallBack {
	public <methods>;
}

最后就可以把你的jar给别人用啦!!
jar运行时如果出现了下面这个错误,一般都是jdk运行无法解析某些类,我的jdk版本是1.8的,但是proguard可以尝试将build.xml文件中的 <property name="target_version" value="1.7"/> jdk版本改为1.7,就可以运行了。
Dx unsupported class file version 52.0
Conversion to Dalvik format failed with error 1





<think>我们正在处理ProGuard混淆过程中出现的警告:"Warning: there were classes in incorrectly named files." 这个警告表明存在类文件命名不规范的问题,即类文件所在的目录结构(包层次)与类中声明的包名不匹配。这可能导致ProGuard处理时出现问题,甚至引发构建失败(IOException)。下面将逐步解释问题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 ### 问题原因 在Java中,类文件的存放路径必须与包名完全匹配。例如,包名为`com.example`的类必须位于`com/example/`目录下。如果类文件的实际存放路径与类中声明的包名不一致,ProGuard就会发出此警告。若不解决,可能导致后续步骤(如生成JAR包)失败。 ### 解决步骤 1. **定位问题类**: - 查看ProGuard的完整输出日志,找到具体哪些类文件存在路径与包名不匹配的问题。日志中会列出这些类的名称和实际路径。 - 示例日志片段: ``` Warning: there were 2 classes in incorrectly named files. Class 'com.example.MyClass' is in unnamed module of loader 'app' Class 'com.example.AnotherClass' is in unnamed module of loader 'app' ``` 2. **检查目录结构**: - 根据日志中列出的类名,在项目源文件目录(如`src/main/java`)中检查这些类的实际存放路径。 - 例如,类`com.example.MyClass`应位于`src/main/java/com/example/MyClass.java`。如果路径为`src/main/java/example/MyClass.java`(缺少`com`目录),则不符合规范。 3. **修正目录结构**: - 调整目录结构,使其与包名完全一致。将类文件移动到正确的目录下。 - 如果使用IDE(如IntelliJ IDEA或Eclipse),可以右键点击类名,选择"Refactor" → "Move"来安全移动文件。 4. **清理并重新构建**: - 修正后,清理项目(如使用Maven:`mvn clean`或Gradle:`./gradlew clean`)。 - 重新构建项目,确保ProGuard警告消失。 ### 预防措施 - **构建前检查**:在构建脚本中添加预检查任务,自动扫描包名与路径不匹配的类。例如,使用Maven插件`maven-enforcer-plugin`配置规则[^1]。 - **IDE设置**:确保IDE的编译输出路径设置正确,避免手动移动文件导致路径错误。 ### 示例:构建脚本检查(Maven) 在`pom.xml`中添加以下插件,可在构建时自动检查包路径: ```xml <plugin> <groupId>org.apache.maven.plugins</groupId> <artifactId>maven-enforcer-plugin</artifactId> <version>3.0.0</version> <executions> <execution> <id>enforce-package-convention</id> <goals><goal>enforce</goal></goals> <configuration> <rules> <requireFilesMatch> <files>${project.build.sourceDirectory}/**/*.java</files> <pattern>.*/${package.path.replace('.','/')}/.*</pattern> </requireFilesMatch> </rules> </configuration> </execution> </executions> </plugin> ``` ### 总结 通过修正类文件的存放路径,使其与包名完全匹配,即可消除ProGuard的"incorrectly named files"警告。同时,通过自动化检查预防问题重现,可提升构建稳定性[^2][^3]。 §§相关问题§§ 1. ProGuard混淆时如何处理第三方库的类路径问题? 2. 如何配置ProGuard规则以避免混淆特定类或方法? 3. ProGuard混淆后出现运行时错误(如ClassNotFoundException)如何排查?</think>### ProGuard 类文件命名警告解决方案 当 ProGuard 报告 `Warning: there were classes in incorrectly named files` 时,表明存在类文件存储路径与类声明包名不匹配的问题。这种文件路径与包名不一致会导致构建失败(IOException)。以下是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 问题原因分析 1. **类文件位置错误**:Java 要求类文件必须存储在与其包名匹配的目录结构中。例如: - 包声明:`package com.example;` - 正确路径:`com/example/MyClass.class` - 错误路径:`example/MyClass.class`(缺少 `com` 目录) 2. **构建流程问题**:编译过程中类文件被错误地放置在非标准目录[^3] #### 解决步骤 1. **定位问题类**: ```log # 查看完整构建日志,找出具体类名 Warning: com.example.MyClass: can't find superclass or interface... ``` 2. **检查目录结构**: - 验证类文件实际存储路径是否匹配包声明 - 示例检查: ```bash # 在构建输出目录执行 find . -name "MyClass.class" | grep "com/example" ``` 3. **修正文件位置**: - 方案1:手动移动文件到正确路径 ```bash mv build/incorrect/path/MyClass.class build/com/example/ ``` - 方案2:修复构建脚本中的输出目录配置 ```gradle // Gradle 示例 android { sourceSets.main.java.srcDirs = ['src/main/java'] } ``` 4. **清理重建**: ```bash ./gradlew clean && ./gradlew build ``` #### 高级场景处理 当问题涉及第三方库时: 1. 添加 `-dontwarn` 规则(临时方案): ``` -dontwarn com.example.mismatchedpackage.** ``` 2.打包依赖库(推荐): ```bash # 解压jar→修正路径→重新打包 jar xf library.jar mv com/wrongpath com/rightpath jar cf fixed-library.jar com/rightpath ``` #### 预防措施 1. 在构建脚本中添加路径验证: ```gradle task validatePackagePaths { doLast { fileTree("build/classes").visit { f -> if (f.file.directory) return def path = f.relativePath.toString().replace('.class','') if (!path.contains(f.file.text.match(/package (\S+);/)[1].replace('.','/'))) { throw new GradleException("路径不匹配: ${f.file}") } } } } ``` 2. 持续集成检查:在 CI 流程中添加包路径验证脚本 > **关键提示**:此错误常发生在多模块项目中,当子模块的构建输出路径配置不一致时。检查所有模块的 `build.gradle` 配置是否统一[^1][^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