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一:
循环遍历删除基于连续内存的容器中的元素
//错误代码:
for (vector<int>::iterator iter=vecSalary.begin(); iter != vecSalary.end(); ++iter)
{
if(*iter < 2)
{
vecSalary.erase(iter);
}
}
我们来仔细分析下,
vector删除某个元素的原理和动态数组删除某个元素是一样的,将这个元素后面部分都左移一位,这个元素后面的元素覆盖了这个元素,已达到“删除”的效果。
在删除某个元素时,该元素的后一位会自动向前移动一位,以保持vector的连续性,这时迭代器指向的是被删除元素的后一位元素,但此时,由于++it,迭代器又向后移动了一位,
相比没删除元素之前,迭代器向后移动了2位,这样可能造成有些元素没有检查而没被删除。
正确的写法是:
for (vector<int>::iterator iter=vecSalary.begin(); iter != vecSalary.end(); )
{
if(*iter < 2)
{
iter = vecSalary.erase(iter);
}
else
{
++iter;
}
}
情况二:
循环遍历删除基于连续节点的容器中的元素
//错误代码:
for (list<int>::iterator iter=vecSalary.begin(); iter != vecSalary.end(); ++iter)
{
if(*iter < 2)
{
vecSalary.erase(iter);
}
}
我们来仔细分析下,
list删除某个元素时,删除节点原理和数据结构中的双向链表的删除节点是一样的。在删除某个元素时,这时迭代器指向的是已被删除元素,但此时,由于++it,会产生不可预期的结果
正确的写法是:
for (list<int>::iterator iter=vecSalary.begin(); iter != vecSalary.end(); )
{
if(*iter < 2)
{
iter = vecSalary.erase(iter);
}
else
{
++it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