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CCNA7:ACL、NAT(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端口映射、远程登录
一、远程登录:
远程登录的思路:首先在被登录方设置一个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开启远程登录。虚拟链路0-4,一共5根虚拟链路,允许同时5人登录进来。
R2(config)#username ccna privilege 15 secret cisco123
R2(config)#line vty 0 4
R2(config-line)#login local
我们尝试远程登录一下R1,密码默认不显示:
二、ACL:访问控制列表:
首先我们要知道ACL有两种功能:一个是访问控制,还有一个
1、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对路由器流量进出的接口上,规则流量的进出。
定义ACL列表后,将列表调用于路由器的接口上,当流量通过接口时,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按照设定的动作进行处理即可(允许、拒绝)
(1)匹配规则:
至上而下逐一匹配,上条匹配按上条执行,不再查看下条,末尾隐含拒绝所有。
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对一个网段或某个IP做了两个策略,那么会比较两个策略的先后顺序,位于策略中相对先出现的先执行。如果末尾不添加任何对其它路由的策略,则默认是拒绝的。
(2)分类:
①:标准ACL:
标准ACL仅关注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因此在调用的时候,应该尽量靠近目标,避免误删。
标准ACL的写法:编号写法:1~99,命名写法为:一个名字一张列表。
不足:当要删除一个表中的某条规则的时候整张表消失,解决办法就是使用 show running-config 然后将里面的配置复制到某个文档中,然后再修改,最后在贴进去。
②:扩展ACL:
扩展ACL关注数据包中的源、目标IP地址、目标端口号、协议号。因此在调用的时候应该靠近源,但是不能在源上。因为ACL不能限制本地路由器产生的其它流量(路由协议),因此可以拒绝其它路由器控制层面上的流量。
写法:扩展ACL的写法:编号写法:100~199,命名写法为:一个名字一张列表。
关注目标端口号:
ICMP(ping)跨层封装协议,不存在端口号
Telnet(远程登录):TCP下的23端口
特点:
1、一个名字一张表,删除其中某条策略并不影响。
2、有序列号便于删除和插入。
③:基于时间的ACL:
创建A列表:
R1(config)#time-range A =
R1(config-time-range)#absolute start 12:00 1 aug 2018 end 12:00 1 aug 2020
定义整个列表的工作的总周期时间:
R1(config-time-range)#periodic daily 9:30 to 12:00
R1(config-time-range)#periodic daily 13:30 to 16:00
创建ACL扩展列表:A
R1(config)#ip access-list extended A
R1(config-ext-nacl)#permit ip host 172.16.20.253 any
R1(config-ext-nacl)#deny ip 172.16.20.0 0.0.0.255 any time-range A
R1(config-ext-nacl)#deny ip 172.16.10.0 0.0.0.255 any time-range A
R1(config-ext-nacl)#permit ip any any
2、定义感兴趣的流量:
定义感兴趣的流量:为其它的策略去匹配流量,可以为其它的策略进行服务,这里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博客中写的相关策略:CCNP9:重发布技术+路由策略
如果只是这样晦涩的一说,我觉得还不是很好理解,接下来我用个小实验为大家深刻讲解一下,这个实验。
3、实验:
这个实验我想采用之前单臂路由的实验图(CCNA实验:单臂路由),然后再稍微添加一下,做出来的效果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