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m - 使用过程中的一点思考

本文深入探讨了Storm数据处理框架的核心理念与应用实践,强调其作为一种流式数据处理范式的优势,尤其在即时处理场景下相比Hadoop的优越性。文章详细介绍了Storm支持的多语言特性、类依赖打包机制、多topo并行处理能力以及与Zookeeper等工具的配合使用,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Storm使用指南。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引子

这几天为了优化原有的数据处理框架,比较系统的学习了storm的一些内容,整理一下心得

 

1. storm提供的是一种数据处理思想,它不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

  storm的核心是topo的定义,而topo承载着所有的业务逻辑,我们基于storm的topo的组织方案,来编排私有的业务实现逻辑。

  storm的业务抽象是最基本的信息流式处理范式。

 

2. storm支持多种语言

  storm提供的处理框架支持多种语言,java只是其中一种,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实现topo

3. storm会将依赖的class打入同一个类

  这对初学者可能很奇怪,但这是storm为了分布式部署所做的妥协,如果jar包本身带有运行期所需要的所有东西,那storm本身就可以只作为一个运行框架而存在,而jar包在cluster之间的分发也会变得容易许多。

 

4. storm可以支持多个topo

  上面一再说了,storm本身只是一种数据的处理框架,业务逻辑的核心是topo,我们可以向storm集群中提交多个topo来充分使用storm的集群式处理能力。也因为配置是对topo生效的,因此也可以定义topo的处理能力。

 

5. 与hadoop相比较,storm更擅长即时处理

  storm不会有hadoop复杂和冗长的预处理过程,分布式的storm和分布式的hadoop是一对好搭档,他们可以共同构成一套大数据处理框架。

 

6. storm的topo间通信基本是不可行的

  topo在storm中独立运行,互不干扰的,在代码层面进行topo的直接通信是不可行的(至少我没有找到),只能通过storm ui和有限的api来进行监控。

  如果实在有通信需求,可以考虑使用zookeeper或者数据库作为通信的中介,有topo与中介通信实现间接的交流。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jiyuqi/p/4665597.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