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igrity的SPEED2000进行时域电源噪声分析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Cadence Sigrity 2018中的SPEED2000工具进行电源噪声的时域分析。从前期准备、软件设置、PCB素材处理、元件和总线组设置、模型分配到仿真参数配置,每个步骤都有清晰的说明和操作指导。特别强调了DDR3 SODIMM板卡的电源完整性设计,包括层叠管理、焊盘设置、元件模型匹配和仿真网络选择。最终,作者提供了仿真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分享了仿真素材供读者实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序

相信大家在网上可以找到本文章的类似教程,我就是这样,找到了教程,兴致冲冲地按教程每个步骤操作,但最后因为素材不一样,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有时出来的波形是一条水平线,有时出来的是脉冲振荡收敛波形,离谱的是还出现过脉冲振荡不收敛,当时的我懵逼了,差点砸了电脑,后来,看开了,慢慢理解,慢慢实验,最后,成功了。
所以我将利用Sigrity的SPEED2000进行时域电源噪声分析教程写出来,同时,将SPEED2000用于电源噪声的时域分析和验证的仿真素材上传:
https://download.youkuaiyun.com/download/ZHENGSA/85934288?spm=1001.2014.3001.5503
供大家使用,不用苦苦寻找仿真资料。资料里包括:SODIMM_DDRSSO.spd(DDR3 SODIMM板卡)、ctrl_IO.ibs(I/O控制模型)、dram_IO.ibs(动态随机存储器模型)。
电源噪声的时域分析是电源完整性设计重要内容,所以大家不妨尝试仿真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期准备

软件:Cadence Sigrity2018
仿真资料:SODIMM_DDRSSO.spd、ctrl_IO.ibs、dram_IO.ibs

正文

打开软件

先找到Sigrityg管理软件(这个可以找到很多仿真软件):
电脑开始Cadence Sigrity2018Sigrity Suite Manager
找到SPEED2000 Generator,双击打开(找不到SPEED2000 Generator没关系,随便双击一个,因为他们都是指向一个路径同一个软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打开SODIMM_DDRSSO.spd

点击Open,找到SODIMM_DDRSSO.spd,打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打开界面

打开界面后,可以看到下面的界面,左边窗口一推英文是一些相关参数设置和操作,中间是PCB板的视图,现在被两个无关的层挡住了,后面的步骤会将其删除,则可看到我们要仿真PCB板的模样,右边窗口是层管理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入DDR Simulation模式

SPEED2000的仿真有很多仿真模式,它是整板系统级全波瞬态分析工具,电源地之间的波动(同步开关噪声),过孔和走线之间的耦合,以及电路和封装间的交互作用
现在我们需要进入DDR Simulation模式,打开Mode–DDR Simulati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打开DDR Simulation模式,左边窗口变成DDR Simulation模式的参数设置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检查层叠

首先,我们打开层叠管理器,可以看到层叠信息,同时我们前面提到无关的层就是:Plane01、Plane0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素材的层叠设计没完善,那我们可以自己设计层叠,或找板厂要一份六层的叠层结构,我直接按某个叠层结构来吧:
①删除无关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删除后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切换单位,填写每个层的铜厚和介质厚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③选择介质材料:按住ctrl键,点选每层介质,在下面的Material下拉选项中选FR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④选择铜箔材料:同上步骤,选择copp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⑤进入焊盘设置:点击上面的Pad Stac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⑥选择过孔:在左边按注shift键进行多选,选择带VIA名字的焊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⑦设置过孔的铜厚和材料:切换单位um,填写铜厚35um,选择材料:copp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⑧完成,点击O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CB素材简介

通过上面的步骤,删掉无关层,样子显露出来了,这是一个笔记本专用的DDR3 SODIMM PCB板,6层设计,DDR数据位宽为64位,共有8个DDR3颗粒,正背面各4个,采用Fly-by 拓扑结构(菊花拓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置元件和BUS组:

Set up Components and Bus Groups —选择J1下一步,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选择存储芯片:选择U0-7的DDR3颗粒–下一步,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③选择串联电阻,默认就行,直接下一步,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④选择电源、地网络:选择VDD、VTT、GND----下一步,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⑤选中VRM模型和填写电压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勾选V_source、V_term模型,在右边分别填写:1.5V、0.75V,点击下一步,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⑥网络分组:
如下图,有网络名、关联元件、组名,组名可以改成自己容易记的,双击即可修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已经分好组,有地址组(AddCmd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时钟、控制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⑦设置完,点击下一步。

选择其他要仿真的网络:

勾选:UNNAMED_3_2PORTCAP_I114_A,然后下一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看上面设置的分组:

检查网络有无分错组,有的话,返回上一步修改。正确的话,就点击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完成后,会Bus Group窗口,可以在看一下分组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赋模型(重点!!)

这个赋模型操作是重点,之前设置很多次,老是漏这漏那,导致后面步骤失败,所以建议先另存一个版本,要是出错了,还有个备份,省很多时间。

控制芯片赋模型

①左边窗口选择Set up Controller Model — 跳出窗口 — Type:IBIS-I/O Buffer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OK,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加载我们提前准备好的模型素材:ctrl_IO.ibs,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③加载完成后,只有3个配上了,没关系,这是常见的现象,不要慌,不要紧张,接下来教你硬核技术,这个操作是我找了很多教程,在一个稀有古老的教程才发现有这步骤,我相信很多人都卡在这里,所以,大家应该要有信心度过这个困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④匹配地址控制组:A0-A15 , BA0-BA2 , CASB , RASB , WEB,操作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弹出的窗口选择对应的模型里面组名:cmd_ctr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匹配好了,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⑤上一步骤是匹配地址控制组,还有其他要匹配,操作类似上一步,这里不再截图,只告诉你,哪些网络要匹配IBIS模型里面组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⑥剩下还有很多没分配管脚不用管,接下来是自动映射,即将IBIS模型信息映射过来,点击Auto Pin Mapping,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映射后,多了这些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⑦点击OK,弹出窗口,选Cop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⑧弹出以下窗口,是告知你,刚刚匹配管脚的设置给你复制一份IBS模型在哪里,什么名字,点击确定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⑨完成后,在右边的DDR Bus Tree窗口,出现J1赋了 “J1-J1”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储存芯片赋模型

①在DDR Bus Tree窗口右键U0,选择Connect IBI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跟前面赋模型一样操作,加载模型,选择dram_IO.ibs模型,打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③匹配管脚,操作跟前面一样,省略操作图,跟你说明一下匹配关系,自己去匹配,要学会成长,自力更生,举一反三,独当一面……
匹配关系:
PCB组名或网络名 IBIS模型组名
AddCmd0 INPUT
Clk CLKIN
DM、DM1 DM
DQS0n、DQS0p、DQS1n、DQS2p DQS
data组除了已匹配,其他网络 DQ
最后,要记住,点击Auto Pin Mapping,自动映射信息。
④点击OK------Copy---------确定,设置完,效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⑤目前只赋U0模型而已,但接下来容易多了,不用一个一个去赋模型了,直接Copy U1模型给其他芯片即可,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O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⑧储存芯片赋模型完成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⑨在文件夹下,可以找到Copy出来的模型,后面重新仿真,就不用辛辛苦苦匹配了,直接加载这些模型即可,相信很多教程就赋这些已经匹配好的模型,但是我们要先学会自己匹配,自力更生,不要一味用别人做好的模型,当然,学会怎么搞,我们还是可以用别人匹配的模型,因为节省时间(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要仿真的Bus组

①点击:Select Bus Groups for Simulati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出现窗口在下面,这里可以选择我们要仿真哪些组,建议不要全选,先选Data0整组、AddCmd0的A0-3、Clk的CK0n和CK0p,其他需要后面再加,不然太多了,仿真时间久,没必要浪费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置分析方式

①在上步骤的窗口的上面选择Analysis Option,选择后,稍等一下,可能在你的电脑一下子就好,我的电脑不行,缓一下窗口才跳出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设置如下图,最后点击右下方的Save Analysis Option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关排阻赋模型

①打开元件管理器:Setup—Component Manag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窗口出现在右边,找到RN3,将其选中,点击下面的Edi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③设置一下排阻的阻值,在Definition填写:
R1 1 8 36
R2 2 7 36
R3 3 6 36
R4 4 5 36
点击O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④弹出一个窗口,是告诉你,有类似排阻,是否一起设置成一样,点击确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⑤有弹出一个窗口,是告诉有没使能的排阻,要不要一起,点击O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保存并检查错误

①点击左边的 Select Bus Groups for Simulation,弹出的窗口,全选,点击O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检查结果出现下面的Output窗口,只看出Output的字,那是因为窗口被拉下去了,把它上来,就可以看到结果,一个警告,没有错误,可以接收。完成了,所有设置完成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开始仿真

要仿真前,要对软件的仿真行为设置一下,这里不再写出来,太累了,给你们一个教程:https://blog.youkuaiyun.com/fang_yang_wa/article/details/107763777,去那里学一下,仿真前的设置,有一些没有的,不管了。
设置好后,记得回来,完成最后一步。
先关闭电脑其他无关软件,保证电脑处于良好状态。
点击左边窗口的Start Simulation,开始仿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仿真时间不定,有时几分钟,有时半小时。

仿真结果

①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VDD的电压值一直等于1.5V,意味着实验失败,但也有成功一点,至少数值是对的,再看其他CLK/DATA/TQS等波形,可以看到波形高频分量损耗和反射串扰造成的波形失真,等等很多信息。
教程仿真结果是这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本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麻烦点赞收藏,谢谢。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奇҈迹҈、҈出҈没҈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