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的一些常用命令

本文介绍了Linux环境下常用的系统管理和性能监控命令,包括du、df、password、top、pstack、su、sudo、free、useradd等,详细解释了这些命令的功能、应用场景及常用选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du:
du是用来查看目录或者文件所占用磁盘的大小 常用选项为 du -sh
关于du的一些选项如下:
-h:以人类可读的方式显示
  -a:显示目录占用的磁盘空间大小,还要显示其下目录和文件占用磁盘空间的大小
  -s:显示目录占用的磁盘空间大小,不要显示其下子目录和文件占用的磁盘空间大小
  -c:显示几个目录或文件占用的磁盘空间大小,还要统计它们的总和
  –apparent-size:显示目录或文件自身的大小
  -l :统计硬链接占用磁盘空间的大小
  -L:统计符号链接所指向的文件占用的磁盘空间大小
(2)df(diskfree)
df用来显示磁盘信息,可显示磁盘的文件系统和使用信息
可用选项为:
a或–all 包含全部的文件系统。
-h或–human-readable 以可读性较高的方式来显示信息。
-i或–inodes 显示inode的信息。
-l或–local 仅显示本地端的文件系统。
-m或–megabytes 指定区块大小为1048576字节。
–help 显示帮助。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3)password:
password+用户名 是指为某个用户修改密码
(4)top
top是Linux下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所占用的资源,与Windows下的任务管理器功能类似
top -p 进程号 (查看某个进程信息)
(5)pstack
pstack:查看活动的进程内的堆栈
pstack 进程号
(6)su
su:将用户从普通用户切换成超级用户(root)
(7)sudo
sudo:允许系统管理员让普通用户执行一些或者全部的root命令的一个工具,如halt,reboot,su等等。这样不仅减少了root用户的登陆 和管理时间,同样也提高了安全性。
(8)free
free命令可以显示Linux系统中空闲的、已用的物理内存及swap内存,及被内核使用的buffer。free用于Linux系统监控的工具中。
使用格式:free[参数]
参数类型为:
-b  以Byte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k  以K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m 以M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g 以G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o  不显示缓冲区调节列。
-s<间隔秒数>  持续观察内存使用状况。
-t   显示内存总和列。
-V 显示版本信息。
(9)useradd
useradd命令用来建立用户帐号和创建用户的起始目录,使用权限是超级用户。 账号建好之后,再用passwd设定账号的密码。使用useradd命令所建立的账号,实际上是保存在/etc/passwd文本文件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