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的启动过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它涉及到多个阶段和组件的协同工作。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解释Linux系统的启动过程,并提供相应的源代码示例。
-
BIOS/UEFI阶段:
当计算机启动时,首先执行的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或统一固件接口(UEFI)固件。在这个阶段,固件进行硬件初始化和自检,并加载操作系统引导程序。 -
引导加载程序阶段:
在BIOS/UEFI完成初始化后,引导加载程序被加载到内存中执行。最常用的引导加载程序是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的主要任务是加载内核映像和初始化ramdisk。下面是一个示例GRUB配置文件的片段,它指定了内核映像和ramdisk的位置:
menuentry 'Linux' { set root='(hd0,1)' linux /boot/vmlinuz root=/dev/sda1 initrd /boot/initrd.img } ``` 在上面的示例中,`root='(hd0,1)'`指定了根文件系统的位置,`linux /boot/vmlinuz`指定了内核映像的位置,`root=/dev/sda1`指定了根分区的设备名称,`initrd /boot/initrd.img`指定了ramdisk的位置。 -
内核初始化阶段:
引导加载程序加载内核映像后,控制权转移到内核。内核首先进行一系列的初始化操作,包括设置内存管理、加载驱动程序和初始化进程控制块等。下面是一个简化的C语言示例,展示了内核初始化的一部分过程:
本文详述了Linux从BIOS/UEFI开始,经过引导加载程序、内核初始化、用户空间启动到登录管理器及用户会话的全过程。通过源代码示例,帮助读者理解每个阶段的关键任务和组件,以便更好地掌握系统运行机制。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