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介绍和表情识别最新研究

本文详细介绍了人脸识别技术的流程,包括人脸检测、裁剪、校正、特征提取和识别,以及2D、2.5D、3D人脸表达模型。3D人脸识别通过深度相机获取深度信息,采用传统识别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提高识别准确率。同时,文章探讨了表情识别的最新研究,尤其是在处理嘈杂多任务标签和外生变量条件下的情感识别方法,提出新的对抗学习模型和THIN方法,提高识别性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人脸识别技术介绍

人脸识别作为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有非侵扰性、非接触性、友好性和便捷性等优点。早在二十世纪初期,人脸识别已经出现,于二十世纪中期,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人脸识别真正进入应用阶段是在90年代后期。人脸识别属于人脸匹配的领域,人脸匹配的方法主要包括特征表示和相似性度量。

人脸识别通用的流程主要包括人脸检测、人脸裁剪、人脸校正、特征提取和人脸识别。人脸检测是从获取的图像中去除干扰,提取人脸信息,获取人脸图像位置,检测的成功率主要受图像质量,光线强弱和遮挡等因素影响。获取人脸后,人脸裁剪是根据实际需求,裁剪部分或整体的人脸,进一步精确化人脸图像。为提高人脸识别准确率,人脸校正可以尽可能的降低由于姿态和表情导致的人脸变化,获取正面或者平静状态下的人脸照片。特征提取利用不同的特征,对图片进行相似度的衡量和评价。人脸识别主要包括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应用场景,对目标人脸进行识别和验证。

人脸表达模型主要分为2D,2.5D,3D。2D人脸指的是RGB,灰度和红外图像,是确定视角下表征颜色或纹理的图像,不包括深度信息。2.5D是在某一视角下拍摄获取的人脸深度数据,但是曲面信息不连续,没有被遮挡部分的深度数据信息。3D人脸由多张不同角度的深度图像合成,具有完整连续的曲面信息,包含深度信息。2D图像人脸识别的研究时间较长,软硬件技术较为完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2D图像反映二维平面信息,不包含深度数据,不能够完整的表达出真实人脸模型。相比于二维人脸图像,三维图像不受光照等影响,具有更强的描述能力,能够更为真实的反映人脸信息,在人脸合成、人脸迁移、三维人脸识别等场景中应用。3D人脸识别一般采用深度相机获取人脸深度信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3D视觉工坊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