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生命周期的瀑布模型
- 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编码、测试、运行和维护。
特点:
- 非常强调产品的定义
- 分立的,没有交叉的
- 无法回溯
- 测试软件是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
软件生命周期的螺旋模型
- 确定目标、可选方案和限制条件->指出并解决风险->评估方案->本阶段开发和测试->计划下一阶段->确定进入下一阶段的方法。
特点:
- 开始不必详细定义所有细节
- 从小开始,定义重要功能,努力实现
- 接受反馈,进入下一次循环
- 测试活动贯穿于每个循环
螺旋模型与瀑布模型关系
- 螺旋模型是遵从瀑布模型的.即需求->架构->设计->开发->测试的路线.螺旋模型最大的价值在于整个开发过程是迭代和风险驱动的.通过将瀑布模型的多个阶段转化到多个迭代过程中,以减少项目的风险
软件生命周期的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的每一次迭代都包含了以下六个步骤:
1. 决定目标,替代方案和约束
2. 识别和解决项目的风险
3. 评估技术方案和替代解决方案
4. 开发本次迭代的交付物和验证迭代产出的正确性.
5. 计划下一次迭代
6. 提交下一次迭代的步骤和方案.
什么是测试计划
- 软件测试计划就是在软件测试工作正式实施之前明确测试的对象,并且通过对资源、时间、风险、测试范围和预算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和规划,保证有效的实施软件测试。
为什么要制定测试计划
- 把知识和经验直接转化为执行任务的具体方法
- 促进团队间关于测试任务和过程的交流
- 为组织、安排和管理测试项目提供一个整体框架
- 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的应对策略
什么时候开始制定测试计划
- 软件测试计划应当尽早的制定
- 软件测试计划在测试活动中处于中心位置
- 它设定了测试准备工作和执行测试的必备的条件
- 同时形成了测试过程质量保证的基础
制定测试计划内容
- 测试目的与项目简介(目的、背景、范围)
- 测试参考文档和提交文档
- 测试策略(功能测试、界面测试、压力测试、负载测试、安装测试、安全测试、版本测试、恢复测试等)
- 测试内容(把软件功能细化,分成模块)
- 资源(人员角色、使用的软件和硬件)
- 测试进度(根据资源制定时间安排、项目里程碑)
- 测试人员分配(项目模块对应的人员分工)
- 风险分析(测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比如技术,人员,时间,资金等,要有对应的解决预案)
风险和问题
- 市场的压力
- 测试时间不够
- 测试资源是否能及时到位(设备和人员)
- 测试人员的培训
- 开发进度的变化,需求或设计的变更
- 测试人员的基础培训
- 开发组的版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