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科普之:场论基本框架概述

本文介绍了场论的基本框架,对比了质点力学与场论的区别。在质点力学中,物体位置是时间的函数;而在场论中,场量是时间和空间位置的函数。拉格朗日函数在场论中变为拉格朗日量密度,作用量表达式也随之改变。场论中物体的运动转化为“流”,守恒定律表现为“守恒流”,Noether定理的形式也有所调整。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质点并不是物质唯一的数学模型,有些科普书或教材可能已经告诉过你这么一句话:物质的形态有实物粒子和场两种。质点这种模型,无疑是把物质当成纯粹的实物粒子来看待,而物质的另一种形态“场”就要改用场论来处理了。电磁场、引力场等概念或许已经让你对场已经有了点感性的认知,但理论物理是要讲数学的,场区分于实物粒子(或者说是质点)具有什么数学表现?这就是本文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

质点力学和场论,可以说是力学的两种不同的“设置”。什么意思呢?一个形象的情景可以帮助你理解这个问题。想象地面上有只老鼠在跑,你通过观察和测量可以得知老鼠在哪个时刻位于哪里,每一个时刻都必然而且只对应一个位置,因而在数学上可把位置表述为时间的一个函数(如果对这个说法感到迷惑,请翻翻你的中学数学课本,那里面已经告诉过你:函数是一种对应法则,把在一定范围内取值的自变量的任意一值对应到函数值——用术语的说法,函数就是映射,这在中学已经讲过,只是你很可能在应付考试的过程中已经忘了这个定义)。物体在“每个时刻”具有一个特定的“位置”,这就已经是质点力学的设置所在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片
看到这你可能反应不过来,这不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吗,怎么就成了质点力学和场论的区别所在?那么,场论框架下的情形是这样的:老鼠依然在地上跑,但这回,我用一条很大很大但很轻的毯子铺在整个地面上,并盖住老鼠。这时,我们会有另外一种描述:整条毯子上任何一个部分,在任何一个时刻都有一个离地面的高度,如果老鼠在某部分的底下,这个部分就会鼓起来,其他没有老鼠的地方则会贴在地面上。这时,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可以得知毯子的哪个位置在什么时刻鼓起了多高,还是贴在地面。这在数学上表述为,毯子离地的高度是以时刻和位置两者共同作为自变量的一个函数。说成大白话就是,整条毯子的“每个部分”在“每一时刻”具有一个特定的离地高度——这就是场论的设置。

地面是个二维曲面,所以这是个二维场,只要你有点想象力,你立即可以推而广之,想象一三维空间中的场,它在任何时刻都弥漫在整个空间中而不是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位置,而是每一个空间位置在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