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学的新问题

本文探讨了空气动力学在近空间飞行器发展中的新问题,尤其是在40-70km高度范围内,空气是否仍可视为连续介质。传统理论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特征长度的变化和温度的影响使得流态的确定变得复杂。当前,空气动力学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气体分子运动论在空气动力学中的适用性问题和计算方法的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分子运动论和开发新的实验手段与计算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空气动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航空航天技术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航空航天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另一方面,空气动力学也发展成了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且其相对重要性还在上升。我国在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上,目前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除了国家的重视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外,和钱学森先生的作用是分不开的。钱学森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回国时,对当时世界上空气动力学最前沿的情况有清楚的了解,他本身就是当时空气动力学的领军人物之一。因此,他回国后能对我国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做出全面的规划建议。此后几十年,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航天技术的发展,与我国空气动力学在钱学森先生的前瞻性布局下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工作和长期的积累,没有前瞻性的布局,靠临时突击是不行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也不可否认,我国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除个别领域外,基本上是对国外最高水平的跟踪。近年来,在空气动力学的实验设备,如风洞的种类和规模上,已和国外最先进水平相当接近,但在实验技术上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还缺乏针对需求而自己创新的方法和技术,在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包括计算)上,和国外最先进水平也相当接近。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在空气动力学的一些重要方面,我们和国外最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例如在湍流计算和转捩预测上。这主要是我们的积累少,特别是实验数据的积累少。国外多年来不但重视理论研究,也积累了很多实验资料(包括飞行实验),而我国在这方面特别欠缺。这种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尽快赶上。

而目前空气动力学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即如何应对由于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空气动力学问题。近年来,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大国的重视,但无论是国外还是我国,空气动力学界似乎还都没有人明确提出有哪些新的关键科学问题需要解决。本文的目的就是探讨什么是邻近空间飞行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空气动力学新问题。

为什么会有新问题

自20世纪末起,我国开始了近空间飞行器的研制。实际上,美国在20世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