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即就是Java垃圾回收机制。目前主流的JVM(HotSpot)采用的是分代收集算法。与C++不同的是,Java采用的是类似于树形结构的可达性分析法来判断对象是否还存在引用。即:从gcroot开始,把所有可以搜索得到的对象标记为存活对象。
GC机制
要准确理解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就要从:“什么时候”,“对什么东西”,“做了什么”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第一:“什么时候”即就是GC触发的条件。GC触发的条件有两种。(1)程序调用System.gc时可以触发(会建议JVM进行垃圾回收,不代表一定会进行GC);(2)系统自身来决定GC触发的时机。
系统判断GC触发的依据:根据Eden区和From Space区的内存大小来决定。当内存大小不足时,则会启动GC线程并停止应用线程。
第二:“对什么东西”笼统的认为是Java对象并没有错。但是准确来讲,GC操作的对象分为:通过可达性分析法无法搜索到的对象和可以搜索到的对象。对于搜索不到的方法进行标记。
第三:“做了什么”最浅显的理解为释放对象。但是从GC的底层机制可以看出,对于可以搜索到的对象进行复制操作,对于搜索不到的对象,调用finalize()方法进行释放。
具体过程:当GC线程启动时,会通过可达性分析法把Eden区和From Space区的存活对象复制到To Space区,然后把Eden Space和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