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工业领域的通信协议,它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强等特点。CAN协议定义了数据链路层的帧格式,用于在CAN网络中传输数据。本文将介绍CAN数据链路层的帧格式,讨论错误帧的处理,并探讨操作系统与CAN通信的相关内容。
一、CAN数据链路层的帧格式
在CAN协议中,数据链路层的帧由以下几个字段组成:
-
起始位(Start-of-Frame,SOF):起始位是一个逻辑值为低的位,用于指示帧的开始。
-
标识符(Identifier):标识符字段用于标识CAN帧的类型和优先级。标识符的长度可以是11位(标准帧)或29位(扩展帧)。
-
远程帧(Remote Frame):远程帧字段用于区分数据帧和远程帧。当远程帧被设置为1时,表示该帧为远程帧。
-
数据长度码(Data Length Code,DLC):DLC字段指示了数据字段中包含的字节数。
-
数据(Data):数据字段用于携带CAN帧的有效数据。
-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字段是一个循环冗余校验码,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
确认位(Acknowledgment,ACK):确认位用于指示数据的接收端是否正确接收到数据。
-
结束位(End-of-Frame,EOF):结束位是一个逻辑值为高的位,用于指示帧的结束。
以上是CAN数据链路层帧的基本格式,不同类型的
CAN协议解析:帧格式、错误处理与操作系统接口
本文详细介绍了CAN数据链路层的帧格式,包括起始位、标识符、DLC、数据、CRC、ACK和结束位等关键字段。同时,讨论了错误帧的检测与处理机制,如位错误、标志错误和CRC错误。最后,阐述了操作系统(以Linux为例)如何通过SocketCAN接口与CAN总线进行通信。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6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