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刷题笔记 621. 任务调度器

本文介绍了LeetCode中621题——任务调度器的解题思路和总结。当有重复任务时,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所有任务,需要确保相同任务之间有n个单位的冷却时间。通过计算不同任务之间的间隔,得出最优执行顺序,以减少总的执行时间。文章提供了一个计算最短时间的公式,并考虑了多个频率最高任务的情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用字符数组表示的 CPU 需要执行的任务列表。其中包含使用大写的 A - Z 字母表示的26 种不同种类的任务。任务可以以任意顺序执行,并且每个任务都可以在 1 个单位时间内执行完。CPU 在任何一个单位时间内都可以执行一个任务,或者在待命状态。

然而,两个相同种类的任务之间必须有长度为 n 的冷却时间,因此至少有连续 n 个单位时间内 CPU 在执行不同的任务,或者在待命状态。

你需要计算完成所有任务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示例:
输入: tasks = [“A”,“A”,“A”,“B”,“B”,“B”], n = 2
输出: 8
执行顺序: A -> B -> (待命) -> A -> B -> (待命) -> A -> B.

总结

假设数组 [“A”,“A”,“A”,“B”,“B”,“C”],n = 2,A的频率最高,记为count = 3,所以两个A之间必须间隔2个任务,才能满足题意并且是最短时间(两个A的间隔大于2的总时间必然不是最短),因此执行顺序为: A->X->X->A->X->X->A,这里的X表示除了A以外其他字母,或者是待命,不用关心具体是什么,反正用来填充两个A的间隔的。上面执行顺序的规律是: 有count - 1个A,其中每个A需要搭配n个X,再加上最后一个A,所以总时间为 (count - 1) * (n + 1) + 1。
要注意可能会出现多个频率相同且都是最高的任务,比如 [“A”,“A”,“A”,“B”,“B”,“B”,“C”,“C”],所以最后会剩下一个A和一个B,因此最后要加上频率最高的不同任务的个数 maxCount。
公式算出的值可能会比数组的长度小,如[“A”,“A”,“B”,“B”],n = 0,此时要取数组的长度。

作者:horanol
链接: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task-scheduler/comments/44965
来源:力扣(LeetCode)

所以有的时候,直接算TM的

Sample & Demo Code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leastInterval(char[] tasks, int n) {
        int[] count = new int[26];
        for(int i = 0; i < tasks.length; i++) 
            count[tasks[i] - 'A']++;
        Arrays.sort(count);		//升序

        int maxCount = 0;
        for(int i : count) 
            if(i == count[25]) maxCount++;
        
        return Math.max((count[25]-1)*(n+1)+maxCount, tasks.length);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