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
测试用例(Test Case)是为了实施测试而向被测试的系统提供的一组集合,这组集合包含:测试环境、操作步骤、测试数据、预期结果等要素。
万能公式: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界面测试+兼容性测试+易用性测试+安全性测试
- 功能测试:可能来自于需求文档,也可能来自生活经验
- 性能测试:功能没问题不代表性能一定好,性能往往体现在极端情况下。
- 界面测试:工作中参考设计图设计界面测试用例。颜色,形状,大小,材质,文字,输入框,图片,下拉框等等
- 兼容性测试:浏览器的兼容性,版本兼容性,系统兼容性,数据兼容性
- 易用性测试:软件是否具备简单易上手的属性
- 安全性测试:密码是否加密,数据库里是否对隐私数据加密,SQL注入
案例
水杯的测试用例
登陆页面测试用例
设计测试用例的具体设计方法
基于需求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基于需求设计测试用例是测试设计和开发测试用例的基础。
第一步就要分析测试需求,验证需求是否正确、完整、无二义性,并且逻辑自洽。在需求正确的基础上细化测试需求,从测试需求提炼出一个个测
试点或者测试项,然后根据每一个测试点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在分析测试需求时,一般分为功能测试需求和非功能测试需求
下面以我们常用的百度云盘手机端为例进行分析功能
在进行需求分析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业务规则如,上传文件的大小有没有限制;一次性最多上传多少数量的文件,比如小于100个;文件夹最多有多少层等等;
等价类
依据需求将输入(特殊情况下会考虑输出)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从等价类中选出一个测试用例,如果这个测试用例测试通过,则认为所代表的等价类测试通过,这样就可以用较少的测试用例达到尽量多的功能覆盖,解决了不能穷举测试的问题。
- 有效等价类: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书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验
证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 无效等价类:根据需求说明书,不满足需求的集合。
等价类只考虑输入域的分类,没有考虑输入域的组合,需要其他的设计方法和补充。
边界值
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这种情况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