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盘的分区有两种
1.MBR(主引导记录)
硬盘的空间2T一下,我们使用MBR分区
主分区:最多只能有4个
扩展分区:可以有一个(扩展分区+主分区一共只能有4个)
逻辑分区:先有扩展分区,才能有逻辑分区,没有数量限制
分区表:64字节,一个分区占用16字节,分区表记录磁盘分区信息
2.GPT分区
分区表:不在已空间大小进行分配,使用全局唯一标识GUID来分区
(最多可以有128个分区,而且不再区分分区的类型)
二.分区的原因
1.不分区没法使用硬盘
2.优化I/O的性能(读写性能)
3.提高修复速度
4.可以对一个磁盘的不同分区采用不同的文件系统
三.分区的缺点
1.分区一旦建立,不能修改,只能重来
2.没有高可用功能,没有备份,而且不能够扩容(分区的时候必须是连续的)
四. 磁盘分区的详细过程
1.根据磁盘的大小来选择分区的方法
MBR:fdisk
GPT: gdisk
交互界面的命令:
n 新建分区
p 查看分区的情况
d 删除分区
t 变更分区的类型
w 保存分区的操作并退出
q 不保存操作并退出
root@wth-virtual-machine:/opt# fdisk /dev/sdb
欢迎使用 fdisk (util-linux 2.37.2)。
更改将停留在内存中,直到您决定将更改写入磁盘。
使用写入命令前请三思。
设备不包含可识别的分区表。
创建了一个磁盘标识符为 0x970ff10f 的新 DOS 磁盘标签。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 n
分区类型
p 主分区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e 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容器)
选择 (默认 p): p
分区号 (1-4, 默认 1):
第一个扇区 (2048-41943039, 默认 2048):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T,P} (2048-41943039, 默认 41943039): +5G
创建了一个新分区 1,类型为“Linux”,大小为 5 GiB。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 w
分区表已调整。
将调用 ioctl() 来重新读分区表。
正在同步磁盘。
2.为分区创建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负责管理储存设备数据访问,以及增删改查等相关操作
作用:
1.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把文件分为不同的类型,方便用户的使用和操作
2.数据的保护:提供了权限机制,对数据进行控制和保护
3.数据的管理:增删改查的功能是由文件系统
root@wth-virtual-machine:/opt# mkfs.ext4 /dev/sdb1
mke2fs 1.46.5 (30-Dec-2021)
创建含有 1310720 个块(每块 4k)和 327680 个 inode 的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 UUID:3a69a72a-266f-4169-9189-caa1740d582a
超级块的备份存储于下列块:
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正在分配组表: 完成
正在写入 inode表: 完成
创建日志(16384 个块): 完成
写入超级块和文件系统账户统计信息: 已完成
3.挂载
硬盘设备必须要和系统目录进行挂载之后才能使用
root@wth-virtual-machine:/opt# mkdir /data2
root@wth-virtual-machine:/opt# mount /dev/sdb1 /data2
root@wth-virtual-machine:/opt# df -hT
文件系统 类型 大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tmpfs tmpfs 387M 2.2M 385M 1% /run
/dev/sda3 ext4 59G 14G 42G 25% /
tmpfs tmpfs 1.9G 0 1.9G 0% /dev/shm
tmpfs tmpfs 5.0M 4.0K 5.0M 1% /run/lock
/dev/sda2 vfat 512M 6.1M 506M 2% /boot/efi
tmpfs tmpfs 387M 168K 387M 1% /run/user/1000
tmpfs tmpfs 387M 64K 387M 1% /run/user/0
/dev/sdb1 ext4 4.9G 24K 4.6G 1% /data2
解挂载
umount
强制挂载
umount -lf
五.永久挂载
vim /etc/fstab
/dev/sdb1 /data2 ext4 defaults 0 0
mount -a
root@wth-virtual-machine:/opt# vim /etc/fstab
root@wth-virtual-machine:/opt# mount -a
root@wth-virtual-machine:/opt# reboot
root@wth-virtual-machine:~#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S
loop0 7:0 0 74.2M 1 loop /snap/core22/1122
loop1 7:1 0 4K 1 loop /snap/bare/5
loop2 7:2 0 266.6M 1 loop /snap/firefox/3836
loop3 7:3 0 497M 1 loop /snap/gnome-42-2204/141
loop4 7:4 0 91.7M 1 loop /snap/gtk-common-themes/1535
loop5 7:5 0 12.3M 1 loop /snap/snap-store/959
loop6 7:6 0 40.4M 1 loop /snap/snapd/20671
loop7 7:7 0 452K 1 loop /snap/snapd-desktop-integration/83
sda 8:0 0 60G 0 disk
├─sda1 8:1 0 1M 0 part
├─sda2 8:2 0 513M 0 part /boot/efi
└─sda3 8:3 0 59.5G 0 part /var/snap/firefox/common/host-hunspell
/
sdb 8:16 0 20G 0 disk
└─sdb1 8:17 0 5G 0 part /data2
sr0 11:0 1 1024M 0 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