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信部提出,要在2027年,完成80万套工业操作系统的国产化替代。那我们就要先看看,我们要替代的都是些什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今天向各位介绍西门子智能化领域的核心平台——WINCC OA(Open Architecture),这是一款源自PVSS(Process Visualization and Control System)技术体系、经西门子深度重构的企业级SCADA系统。
一、技术演进:从PVSS到WINCC OA的蜕变
WINCC OA的前身PVSS诞生于1990年代,以其开放式架构和高实时性闻名业界。西门子于2006年收购将其纳入技术生态后,深度融合了工业自动化基因,形成了三大核心升级:
1. 分布式架构革新:支持千万级数据点采集(单节点最高1000万点),采用推送式数据采集技术,较传统轮询模式降低90%网络负载。
2. 跨平台能力突破:同时支持Windows、Linux系统部署,满足工业环境对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严苛要求。
3. 智能化扩展引擎:基于Google V8引擎的二次开发接口,支持JavaScript快速构建定制化工业APP,实现"平台+生态"的敏捷开发模式。
二、技术特点:定义工业数字化的新标杆
1. 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
从设备层实时数据采集(支持OPC UA、PROFIBUS等30+协议)到MES/ERP系统集成,构建完整的纵向数据流。例如在汽车制造中,可实现设备状态、工艺参数与生产订单的深度联动。
2. 毫秒级实时响应架构
采用冗余热备设计(服务器切换时间<500ms),在变电站自动化等场景中实现设备状态的毫秒级监控与联动控制。
3. 三维可视化与智能分析
集成Web 3D轻量化引擎,在低配终端上实现产线级三维仿真。内置BI模块支持设备OEE分析、节拍波动溯源等20+种工业算法。
4. 全栈安全保障体系
通过TÜV认证的安全架构,支持角色权限管理、操作审计追踪、数据加密传输(AES-256),满足FDA 21 CFR Part 11等法规要求。
三、应用场景与实施案例
典型行业解决方案:
1. 汽车制造智能化
• 案例:某德系车企焊装车间部署Siplant平台,通过设备稳定性热力图分析,定位导致节拍波动的关键设备,提升产能12%。
• 价值:实现工艺事件与产量损失的关联分析,设备停机预测准确率达85%。
2. 水务管理数字化
• 案例:瑞士苏黎世污水处理厂构建冗余分布式系统,集成30个远程站点,实现水质参数智能调节,能耗降低18%。
• 技术亮点:通过Profibus FMS协议实现PLC群控,支持短信自动报警与远程维护。
3. 能源系统智慧化
• 案例:国内某特高压变电站项目,通过S7-400 PLC与WINCC OA的深度集成,实现断路器状态毫秒级监控,故障响应效率提升40%。
4. 离散制造可视化
• 特色功能:移动端APP实现人工巡检数据采集,与设备自动数据形成闭环,缺陷追溯效率提升60%。
四、企业价值实现路径
1. 生产效能飞跃
通过设备健康度预测、工艺参数优化等模块,典型客户实现设备综合效率(OEE)提升15%-25%。
2. 决策体系升级
构建企业级数据仓库,支持多维度KPI看板(如MTTR/MTBF分析),管理层可实时掌握产线瓶颈。
3. 投资回报显著
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实施后,运维人员减少30%,异常停机时间下降45%,ROI周期缩短至18个月。
五、分层架构设计
WINCC OA的系统架构分为四层:
1.设备层
负责与现场设备(如PLC、传感器等)的通信,通过驱动模块(如S7、Modbus、OPC UA等)实现数据采集与控制指令下发。支持超过50种工业协议,包括IEC 61850、DNP3等。
2. 消息层
核心模块包括:
• Event Manager (EV):作为中枢的消息分发器,采用事件驱动机制。设备层采集的数据首先传递给EV,再由EV根据订阅关系将消息推送到其他模块(如数据库、报警系统等)。
• Database Manager (DB):负责数据的存储与查询,支持实时数据库和Oracle集成。
• Connection Manager (CON):管理外部系统(如MES、ERP)的通信连接。
3. 控制层
• CTRL脚本引擎:内置虚拟机运行专用脚本语言,支持在线开发和调试,无需编译即可实时修改逻辑。
• API接口:提供C++、C#等语言的开发接口,支持深度定制化功能扩展。
4. 用户界面层 (UI)
支持多终端交互,包括桌面组态界面、Web客户端(基于HTML5)及移动端应用(iOS/Android),图形对象采用面向对象设计,可复用模板化组件。
六、模块化与多进程模型
• 独立进程管理:每个功能模块(如EV、DB、驱动)作为独立的操作系统进程运行,通过TCP/IP进行通信。这种设计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单个模块崩溃不会影响整体运行。
• 分布式扩展:支持多达2,048个服务器节点,可构建从小型单机系统到千万级数据点的超大规模SCADA网络。
三、冗余与高可用性机制
• 热备冗余:主备服务器实时同步数据,故障时切换时间小于1秒,支持双机或多机冗余配置。
• 灾难恢复系统:跨地理位置的冗余节点可接管业务,确保关键基础设施(如地铁、电网)的持续运行。
• SIL3安全认证:符合IEC 61508标准,适用于安全关键型应用(如核电站、化工装置)。
七、跨平台与开放性
• 操作系统支持:原生兼容Windows、Linux、Solaris,并支持VMware虚拟化环境。
• 开放性设计:允许用户自定义驱动、界面组件及业务逻辑,支持与第三方系统(如GIS、视频监控)深度集成。
八、工程组态与性能优化
• 面向对象工程:数据库和画面元素均基于对象模板,支持批量组态和继承机制,可节省70%的工程成本。
• 高效数据管理:采用分布式归档技术,支持每秒处理数万数据点的实时存储与检索。
九、典型应用场景
• 超大规模系统:如纽约地铁(2,000万数据点)、CERN粒子加速器等。
• 行业覆盖:能源(风电、电网)、交通(地铁、隧道)、石油天然气管道等。
结语
WINCC OA其开放架构既能快速对接现有设备(支持90%主流PLC型号),又能通过模块化扩展适应未来智能工厂需求。建议企业从试点产线切入,逐步构建覆盖"设备-车间-企业"的三级数字化体系,最终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升级。
目前国内可以平替WINCC OA 的系统,并且已经得到多个大型项目应用的技术是DIOS,分布式工业控制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