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能指标
软件
1.响应时间
1.反映系统处理效率指标
2.响应时间是从开始到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时间的度量。在客户/服务器环境中,
通常是从客户端测量响应时间,响应时间随着负载的增加而增加。
2.吞吐量
1.反应系统处理能力指标
2.吞吐量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的度量,在客户/服务环境中通常是从服务器进行评估
3.随着负载的增加,吞吐量往往增长一个峰值后,然后下降,队列边长。
在如客户/服务器这样的端到端系统中,吞吐量依赖于每个部件的运行,系统中最慢的点决定
了整个系统
的吞吐量,通常称此慢点叫瓶颈
3.资源利用率
反映系统能耗指标
二、性能测试概念
1.内容
1.性能测试的定义
2.性能测试分类
2.目标
1.掌握性能测试概念
A.性能测试 (Performancce Tseting):
在一定负载的情况下,系统的响应时间是否满足特定的性能需求
B.区分以下用户数概念:
1.在线
2.并发
3.预计系统实际用户数
2.熟练性能测试常见类型(按测试目的不同)
1.负载测试 (Load Testing):
在一定的软件,硬件及网络环境下,通过运行一种或多种业务在不同虚拟用户情况下,
测试服务器的性能指标是否在用户的要求范围内,用户确定系统所能承受最大用户数,
最大有效用户数以及不同用户数下的系统响应时间及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
2.压力/强度测试(stress Testing):
在一定的软件,硬件及网络环境下,通过模拟大量的虚拟用户向服务器产生负载,使服务器
的资源处于极限状态下长时间连续运行,以测试服务器在高负载情况下是否能够稳定工作、
3.配置测试(Configuration Testing):
在一定的软件,硬件及网络环境下,通过运行一种或多种业务在一定的虚拟用户数量情况下,
获得不同配置的性能指标,用于选择最佳的设备及参数。
4.容量测试(Volume Testing):
在一定的软件,硬件及网络环境下,向数据库中构造不同数量级别的数据记录,通过运行
一种或多种业务在一定的虚拟用户数量情况下,获取不同数据级别的服务器性能指标,
以确定数据库的最佳容量。
5.基准测试(Benchmark Testing):
在一定的软件,硬件及网络环境下,模拟一定数量虚拟用户运行一种或多种业务,将测试
结果作为基线数据,在系统调优或系评测过程中,通过运行相同的业务场景并比较测试结果,
确定调优是否达到效果或者为系统的选择提供决策数据。
6.并发测试(Concurrency Testing):
通过模拟多个用户并发访问同一个应用,同一个存储过程或数据记录以及其他并发操作,
测试是否存在死锁,数据错误等故障。
三、各测试类型的执行顺序
1.编码阶段
1.并发测试
2.压力测试
3.容量测试
2.测试阶段
1.负载测试
2.基准测试
3.配置测试
四、性能调优
1.执行测试
A.发现问题
应用程序诊断
—应用程序瓶颈
—应用组件,方法或SQL
B.运行的更好
系统调优
—独立系统瓶颈
—硬件或者组件
—迭代的调优
五、附录:性能测试工程技能要求
1.熟悉软件测试基本理论
2.掌握软件测试常用方法(等价类划分法,错误推断,因果图法)
3.熟悉一门编程语言(JAVA.Python)
4.熟悉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Orango,Mongodb)
5.熟悉Web服务器,如IIS/APache等
6.熟悉常见网络协议,如HTTP
7.掌握性能测试理论
8.熟练使用一种性能测试工具(Jmeter/Loadrunner)
六、虚拟用户
1.内容
网路协议知识
VuGen脚本录制原理
性能测试基础笔记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03-03 15:50:55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