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为硬RAID卡和软RAID卡
通过用硬件来实现RAID功能的就是硬RAID,独立的RAID卡,主板集成的RAID芯片都是硬RAID。
通过软件并使用CPU的RAID卡是指使用CPU来完成RAID的常用计算,软件RAID占用CPU资源较高。
绝大部分服务器设备是硬件RAID。
IOP作为RAID卡的CPU,通过执行闪存中的Firmware,控制SCSI等raid卡控制器、Cache Memory以及指示报警电路,来实现RAID卡的功能,运作流程如下:
1) 初始化RAID卡寄存器
2) 读取NVRAM中的RAID参数,与硬盘实际信息进行比较,显示结果
3) 发送配置提示、响应 用户命令进入配置界面
4) 提供配置菜单、将用户提供的RAID卡参数、RAID参数存入NVRAM
5) 根据RAID参数,通过raid卡控制器对硬盘进行初始化写操作
6) 完成配置
7) 等待Host发出读写操作命令
SAS卡
简单的RAID功能(RAID0、1),不需要高级RADI功能
可以同过SAS卡+Key的模式实现RAID高级功能,成本低,性能一般
SAS RAID卡
对性能要求比较高(通过缓存)
可靠性高(加电池保护)
成本高
BIOS Boot mode/Storage的模式设置为UEFI或者Legacy可以进行不同的raid卡配置。
UEFI模式时:
可以进到BIOS->Advanced里配置阵列卡
Legacy模式时(部分新型Raid卡已经不支持这种模式配置):
自检时会有Raid自检提示,可以按照提示进入Raid卡配置界面进行配置,如:
Ctrl+R :Avago /Inspur 系列Raid卡
Ctrl+C :Avago/Inspur 系列SAS卡
Ctrl+A :PMC系列Raid卡
更换Raid卡sop
一、确认更换前的raid阵列配置
通过raid卡的配置界面,确认已配置raid属性信息:包括级别,条带值大小,raid容量,缓存开关,读写模式等状态。确认硬盘信息:包括硬盘状态,在阵列里的硬盘数目以及硬盘槽位号(建议收集日志)。确认raid卡信息:新旧raid卡型号是否一致,原raid卡是否带电池,原raid卡fw版本。
二、清除新raid卡的raid信息
不连接硬盘,直接进入raid界面,一般新raid卡都不会带有raid信息,如果有需要手动清除。(如果有raid信息在开机时会有提示,按任意键清除raid信息;或者进入raid配置界面自动清除raid信息)
三、更换及注意事项
确认以上操作无误后,关机断电更换raid卡。更换之前记下线缆顺序,更换后数据线应和之前相同。
更换完成后,加电会自动识别到硬盘的raid信息。至此,raid卡更换完成。但有以下两点例外。
①如果raid信息不自动导入,则需要进入配置界面确认foreign信息和之前raid配置一样,确认无误后手动导入foreign信息。
②若foreign信息手动导入失败(需要先反馈客户,存在数据风险,是否备份数据),确认新raid卡fw是否过低,则需要刷新raid卡fw到最新,如果raid卡fw已经是最新,则需要清除foreign信息重做阵列。设置raid阵列信息和之前务必一样,包括阵列级别、大小、条带值、读写模式,特别注意硬盘的个数和顺序不能变。最后最重要的是做好raid之后不能选择初始化。由于raid信息一样,因此硬盘上数据还在。如果初始化后数据将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