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学习内容实时更新
1.“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
2.社会经济学是一门方法论的社会科学。
3.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4.统计工作职能包括: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
5.统计学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了自己专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发和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和归纳推断法等。
6.总容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是指:随着统计研究目的与任务的不同,总容易与总体单位可以变换位置。
7.标志与指标的区别是:标志是描述总体单位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
8.一个统计总体可以有多个指标。
9.填报单位与调查单位的区别: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10.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区别: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在统计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作为样本所进行的调查。
典型调查也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从众多统计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周密、系统地调查。
重点调查的调查对象是在调查总体中重要性较大的单位,如要调查100个企业的销售收入,只调查销售收入总额居于前20位的就是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的调查对象为调查总体中最具有调查特征的单位,如上述企业,将其按销售收入总额大小分成5类,在每类中选一个企业调查,就是典型调查。中国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调查和房地产价格调查,主要采用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11.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具有计量科学根据的方法是:抽样调查。
12.统计调查的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13.普查是专门的,全面的,一次性的 调查。
14.专门组织的调查包括: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普查,抽烟调查。
15.统计调查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明确调查目的。
16.在访问法中,面谈调查获得的信息量最大。
17.邮寄调查的优点: 成本底,不受空间限制,应用广泛。
18.统计整理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19.分组时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20.统计分组是一种统计方法,对总体而言是分,对个体而言是组,可将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分类,可分析总体的内部结构,可采用多种标志分组,利于揭示现象间依存关系。
21.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识,划分各组界限。
22.分组标志的选择:要根据统计研究目的的选择,要适应被研究对象的特征,考虑历史资料的可比性。
23.一个变量数列的构成要素有分组标识和次数。
2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25.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的区别:
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登记的,具有累加性
时点指标的数值是在某个时间点上间断计数取得的;不具有累加性。
26.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实物单位,劳动时间单位,价值单位
27.质量指标是反映生产效果或工作质量的总量指标。它的数值是表明事物质的属性的量。如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量、股票价格、单位产品成本等。通常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
28.品质标志的表现形式是文字。
29.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两条:统计服务与统计监督。
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30.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统计指标数值来源于数量标志值;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31.在统计调查中,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32.区别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标志是所确定的调查单位标准不同。
33.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根据的方法是抽样调查。
34.统计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35.在访问法中,面谈调查方法获得信息量最大。
36. 快速调查时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37.分配数列的两个组成要素:分组与次数。
38.简单分组与复杂分组的依据是采用的分组标志的多少。
39.正确的统计分组应做到:组间有差异;组内属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