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之zip函数的用法

   相信很多小伙伴在学习Python的时候遇到zip( )这个函数,在使用的时候对于结果很满意,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很好用,但是原理搞不清楚,下面就让我给大街揭开zip( )的神秘面纱吧!

   我们先来看一看官方的API对于zip( )函数的说明:
这里写图片描述

   官方的API 上都是英文的,大家也许看的头都大了,通俗一点的说就是:zip()是Python的一个内建函数,它接受一系列可迭代的对象作为参数,将对象中对应的元素打包成一个个tuple(元组),然后返回由这些tuples组成的list(列表)。若传入参数的长度不等,则返回list的长度和参数中长度最短的对象相同。利用“*”号操作符,可以将list unzip(解压)。

   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我们就来几个例子更深入的理解一下zip函数。

  1. Demo1
x = [1, 2, 3]
y = [4, 5, 6]
z = [7, 8, 9]
xyz = zip(x, y, z)
print(xyz)

运行结果为: [(1, 4, 7), (2, 5, 8), (3, 6, 9)],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zip函数的基本运作方式。
2. Demo2

x = [1, 2, 3]
y = [4, 5, 6, 7]
xy = zip(x, y)
print(xy)

运行结果为:[(1, 4), (2, 5), (3, 6)]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zip函数的长度处理方式,当两个或多个对象的长度不相等时,会按着长度最短的那个对象的长度作为迭代终止条件。
3. Demo3

x = [1, 2, 3]
x = zip(x)
print(x)

运行的结果是:[(1,), (2,), (3,)]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zip函数在只有一个参数时运作的方式。
4. Demo4

x = zip()
print(x)

运行的结果是:[ ]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zip函数在没有参数时运作的方式。
5. Demo5

x = [1, 2, 3]
y = [4, 5, 6]
z = [7, 8, 9]
xyz = zip(x, y, z)
u = zip(*xyz)
print(u)

运行的结果是:
[(1, 1, 1), (2, 2, 2), (3, 3, 3)]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一般认为这是一个unzip的过程,它的运行机制是这样的:在运行zip(*xyz)之前,xyz的值是:[(1, 4, 7), (2, 5, 8), (3, 6, 9)],那么,zip(*xyz) 等价于 zip((1, 4, 7), (2, 5, 8), (3, 6, 9)),所以,运行结果是:[(1, 2, 3), (4, 5, 6), (7, 8, 9)]。
注意:在函数调用中使用*list/tuple的方式表示将list/tuple分开,作为位置参数传递给对应函数(前提是对应函数支持不定个数的位置参数)
6. Demo6

x = [1, 2, 3]
r = zip(* [x] * 3)
print(r)

运行的结果是: [(1, 1, 1), (2, 2, 2), (3, 3, 3)]
它的运行机制是这样的:
[x]生成一个列表的列表,它只有一个元素x,[x] * 3生成一个列表的列表,它有3个元素,[x, x, x],zip(* [x] * 3)的意思就明确了,zip(x, x, x)
7. Demo7

a = [[1, 2, 3], [4, 5, 6], [7, 8, 9]]

通过python列表推导的方法,我们也能轻易完成行列互换的任务:

print [ [row[col] for row in a] for col in range(len(a[0]))]

输出结果:[[1, 4, 7], [2, 5, 8], [3, 6, 9]]

同样利用zip()函数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zip(*a)
[(1, 4, 7), (2, 5, 8), (3, 6, 9)]

map(list,zip(*a))
[[1, 4, 7], [2, 5, 8], [3, 6, 9]]

   以上就是小编在学习zip( )函数的时候遇到的一些问题,和zip( )函数的一些常用用法,不是很全面,希望能对各位同学学习Python的时候有所帮助吧!!!!

<think>嗯,用户想了解Python中的zip函数用法,需要示例和语法说明。首先,我得回忆一下zip函数的基本功能,它用于将多个可迭代对象中的元素打包成元组。然后,根据系统指令,我得确保行内数学表达式用$...$,不过这里可能用不上,但要注意语法正确。用户需要结构清晰的回答,分步骤解释。 用户提供的引用资料提到zip函数的基本用法,包括打包和解压,还有版本差异,比如Python 2返回列表,而Python 3返回zip对象。还有示例代码,比如使用*zip来解压。我需要整理这些信息,用简单的中文解释清楚。 可能用户是刚开始学习Python,所以需要基础的解释和示例。要分点说明:语法、基本用法、解压操作、处理不同长度可迭代对象时的注意事项。还要注意提到zip对象是一次性使用的,如引用3中提到的生存周期问题,避免用户在使用时出错。 另外,用户可能想知道如何处理长度不一的列表,是否需要截断或填充,不过标准zip是截断,但可以提示使用itertools.zip_longest。不过引用中没有提到这个,可能需要简单提及,但主要依据提供的引用内容。 示例部分要展示打包和解压,特别是用*操作符解压,如引用1和5中的例子。同时,要指出Python 3和2的区别,如引用2和5提到的返回类型不同,以及解压后的结果是否保留原数据。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可能需要包括性能、应用场景、与其他函数结合使用等。但根据用户的问题,相关的问题可能包括如何处理不同长度,如何解压,版本差异等。 总结回答结构:先语法,再基本用法,解压操作,不同长度处理,注意事项,示例代码,最后相关问题。确保引用正确,比如在提到版本差异时引用2和5,生存周期引用3,解压引用1和5。</think>### Python zip函数用法详解 #### 一、语法与功能 `zip()` 函数用于将多个可迭代对象(如列表、元组等)的对应元素打包成元组,返回一个可迭代的 `zip` 对象。其语法为: $$ \text{zip}(*iterables) \rightarrow \text{zip object} $$ 其中 `*iterables` 表示接受任意数量的可迭代对象[^4]。 --- #### 二、基本用法示例 1. **打包操作** ```python a = [1, 2, 3] b = ["a", "b", "c"] result = zip(a, b) print(list(result)) # 输出:[(1, 'a'), (2, 'b'), (3, 'c')] ``` - 若可迭代对象长度不同,按最短的截断[^5]。 2. **解压操作** 使用 `*` 符号解压 `zip` 对象: ```python zipped = zip(a, b) a_new, b_new = zip(*zipped) print(a_new) # 输出:(1, 2, 3) print(b_new) # 输出:('a', 'b', 'c') ``` 注意:解压后的数据是元组形式[^1]。 --- #### 三、处理不同长度的可迭代对象 ```python c = [4, 5, 6, 7] result = zip(a, c) # 按最短长度3截断 print(list(result)) # 输出:[(1, 4), (2, 5), (3, 6)] ``` --- #### 四、注意事项 1. **Python 2与3的差异** - Python 3中 `zip()` 返回迭代器对象,需手动转换为列表[^2]。 - Python 2中直接返回列表[^5]。 2. **生存周期问题** `zip` 对象是“一次性”的,重复遍历需重新生成: ```python z = zip(a, b) print(list(z)) # 第一次输出正常 print(list(z)) # 第二次输出空列表[^3] ``` --- #### 五、应用场景 - 同时遍历多个列表: ```python for num, char in zip(a, b): print(f"{num} -> {char}") ``` - 快速构建字典: ```python keys = ["x", "y", "z"] values = [10, 20, 30] my_dict = dict(zip(keys, values)) # {'x':10, 'y':20, 'z':30}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