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j 1506 图形面积 离散化&&思维

该博客讨论了如何使用离散化技术解决一个涉及计算多个平行于坐标轴的矩形覆盖图形面积的问题。通过排序横纵坐标,将大问题转化为小问题,从而简化计算。并提供了样例输入和输出,以及对离散化的理解。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描述

桌面上放了N个平行于坐标轴的矩形,这N个矩形可能有互相覆盖的部分,求它们组成的图形的面积。

格式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为一个数N(1≤N≤100),表示矩形的数量。下面N行,每行四个整数,分别表示每个矩形的左下角和右上角的坐标,坐标范围为–10^8到10^8之间的整数。

输出格式

输出只有一行,一个整数,表示图形的面积。

样例1

样例输入1

3
1 1 4 3
2 -1 3 2
4 0 5 2

Copy

样例输出1

10

Copy

来源

某校NOIP模拟题

题解 因为要刷一道离散化的题目,所以来搞一发离散化的题目

看了好几篇离散化的博客 我的对于离散化的理解就是很多题目数据量很大 

暴力模拟什么的算法都是很不实际的 但是我们可以将题目中的数据 通过分块分类等操作来将数据离散出来(离散相对于连续嘛)

然后题目就好解了

这个题目的解法很简单 就是将横坐标纵坐标排序

将很大的面积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而不是原来一个点一个点那样的  

借用一下大佬图片

然后枚举出来 判断一下在不在原来的矩形里面 最后把面积加上去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dlib>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iostream>
#define MAXn 100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long long x1[MAXn+1],y1[MAXn+1];
long long x2[MAXn+1],y2[MAXn+1];
long long x[2*MAXn+1],y[2*MAXn+1];
long long S,ans;
int main()
{
    scanf("%d",&n); 
    for(int i=1;i<=n;i++) 
    { 
        scanf("%lld%lld%lld%lld",&x1[i],&y1[i],&x2[i],&y2[i]); 
        x[2*i-1]=x1[i]; 
        x[2*i]=x2[i]; 
        y[2*i-1]=y1[i];
        y[2*i]=y2[i]; 
    } 
    sort(x+1,x+2*n+1); 
    sort(y+1,y+2*n+1); 
    for(int i=1;i<=2*n-1;i++) //枚举每一个单位横坐标,这两句看图 
        for(int j=1;j<=2*n-1;j++)  //枚举每一个单位纵坐标
        { 
            S=(x[i+1]-x[i])*(y[j+1]-y[j]);
            for(int k=1;k<=n;k++) //枚举每一个矩形块 
                if(x[i]>=x1[k]&&y[j]>=y1[k]&&x[i+1]<=x2[k]&&y[j+1]<=y2[k])//这句是离散化(判断一下小矩形块是不是在大矩形里面)
                { ans+=S; break; }//注意这个break,用的妙
        } 
    printf("%lld",ans); 
    return 0;
}

反正我写一遍也是上面这个样子,直接搬过来了这里

### 字符串冒泡排序的实现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其核心思想是比较相邻的元素并交换它们的位置,直到整个序列有序为止。对于字符串数组而言,可以按照字典序来比较两个字符串之间的大小关系。 以下是基于 Python 的字符串冒泡排序实现: ```python def bubble_sort_strings(strings): n = len(strings) for i in range(n): # 外层循环控制遍历次数 swapped = False # 标志位用于优化 for j in range(0, n - i - 1): # 内层循环负责两两比较 if strings[j] > strings[j + 1]: # 如果前一个字符串比后一个大,则交换位置 strings[j], strings[j + 1] = strings[j + 1], strings[j] swapped = True if not swapped: # 若某次外层循环未发生任何交换,则提前结束 break return strings # 测试数据 test_data = ["F", "EG", "FH", "EZ", "EZZE", "EZZEFF"] sorted_data = bubble_sort_strings(test_data[:]) # 使用副本以免修改原列表 print(sorted_data) ``` 上述代码实现了对字符串数组按字典序从小到大的排列过程。通过 `if strings[j] > strings[j + 1]` 判断当前字符串是否大于下一个字符串,从而决定是否需要交换两者的位置[^1]。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重复字符串或者非常长的输入。因此建议在编写程序时加入边界条件检测以及性能优化措施。 #### 关于测试案例分析 给定的一组测试数据如下所示: ``` INPUT 2 F EG 2 FH EG 2 F EZ 2 F EZZE 2 F EZZEFF 0 ```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验证排序逻辑是否正确处理不同长度和顺序的字符串组合。例如,“F” 和 “EG”的相对位置应依据 ASCII 值逐一判断字符间的差异;而像“EZZE”与“EZZEFF”,则需深入对比更深层次的字母构成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