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 Queue Reconstruction by Height(根据身高重建队列)中等难度

本文介绍了一种解决特定队列重建问题的算法。通过先按身高降序排序,再按K值升序排序的方式,实现了根据每个人身高的相对位置及前面更高或同样高的人数来确定最终队列的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假设有打乱顺序的一群人站成一个队列。 每个人由一个整数对(h, k)表示,其中h是这个人的身高,k是排在这个人前面且身高大于或等于h的人数。 编写一个算法来重建这个队列。

注意:
总人数少于1100人。

示例

输入:
[[7,0], [4,4], [7,1], [5,0], [6,1], [5,2]]

输出:
[[5,0], [7,0], [5,2], [6,1], [4,4], [7,1]]

这道题我思考了很多方法,包括说一个一个地排序(选择排序),但是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这种排序出来的只有第一个是符合要求要求的,后面的很有可能不符合要求。

所以我看了AC之后才想到一种比较方便的方法:首先是先排序,从大到小,并且数相等的情况下K值大的排后边。为什么?因为考虑到K值,所以从大到小排序的话,最大的数的K值的位置就因该是他们所处的位置。

然后在这个数组里面进行二次排序,排序的依据他们的K值,比如K=0,那么就朝首位插入。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paixu (pair<int, int> a , pair<int, int> b){
        if(a.first == b.first ) return a.second < b.second ;
        return a.first > b.first ;
    }
    vector<pair<int, int>> reconstructQueue(vector<pair<int, int>>& people) {
        sort(people.begin(),people.end(),paixu);
        });//还是排序,先按照他们的高度从高到低(因为我后面用的从前往后遍历插入,当然也可以从低到高)排序,如果高度一样,那么按照k值从小到大排序。
/*sort函数的第二种写法:
 sort(people.begin(),people.end(),[](const pair<int,int> &a,const pair<int,int> &b){//第三个参数是它的方法处理
            return a.first > b.first || (a.first == b.first && a.second < b.second);
        });
*/
        vector<pair<int, int>> res(people.size());
        for(int i = 0;i < people.size();i++)
        {
            ////此时前面的人一定都比后面的高所以他们的k就是他们应该在的位置
            res.insert(res.begin()+people[i].second , people[i]);
        }
        res.resize(people.size());  //设置大小(size); 
        return res;
    }
};

 

### LeetCode 刷题推荐列表与学习路径 在 LeetCode 上进行刷题时,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个基于算法分类的学习路径和推荐题目列表[^1]: #### 学习路径 1. **基础算法理论** 在开始刷题之前,建议先通过视频或书籍了解基本的算法理论。例如,分治法、贪心算法、动态规划、二叉搜索树(BST)、图等概念[^1]。 2. **数据结构基础** 熟悉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哈希表、树、图等。确保对这些数据结构的操作有深刻理解。 3. **分模块刷题** 按照以下顺序逐步深入: - 树:从简单的遍历问题(如前序、中序、后序遍历)开始,逐渐过渡到复杂问题(如二叉搜索树验证、平衡二叉树等)。 - 图与回溯算法:学习图的表示方法(邻接矩阵、邻接表),并练习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结合回溯算法解决组合问题、排列问题等。 - 贪心算法:选择一些经典的贪心问题(如活动选择问题、区间覆盖问题)进行练习。 - 动态规划:从简单的 DP 问题(如爬楼梯、斐波那契数列)入手,逐步掌握状态转移方程的设计技巧。 4. **刷题策略** 刷题时优先选择简单或中等难度的题目,并关注通过率较高的题目。这有助于建立信心并巩固基础知识[^1]。 #### 推荐题目列表 以下是按算法分类的 LeetCode 题目推荐列表: 1. **树** - [104. 二叉树的最大深度](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maximum-depth-of-binary-tree/) - [94. 二叉树的中序遍历](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binary-tree-inorder-traversal/) - [236. 二叉树的最近公共祖先](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lowest-common-ancestor-of-a-binary-search-tree/) 2. **图与回溯** - [79. 单词搜索](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word-search/) - [51. N皇后](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n-queens/) - [78. 子集](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subsets/) 3. **贪心** - [455. 分发饼干](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assign-cookies/) - [135. 分发糖果](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candy/) - [406. 根据身高重建队列](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queue-reconstruction-by-height/) 4. **动态规划** - [70. 爬楼梯](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climbing-stairs/) - [53. 最大子数组和](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maximum-subarray/) - [300. 最长递增子序列](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longest-increasing-subsequence/) ####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动态规划问题示例——“不同路径”[^3]: ```python def uniquePaths(m, n): dp = [[1] * n for _ in range(m)] for i in range(1, m): for j in range(1, n): dp[i][j] = dp[i-1][j] + dp[i][j-1] return dp[-1][-1] # 测试用例 print(uniquePaths(3, 2)) # 输出:3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